【安徽日报】服务有温度 岗位送上门_
《安徽日报》(2024年2月8日5版) “叮叮叮……”近日,安徽王茹被一阵急促的日报闹铃声吵醒。她一骨碌爬起来,服务这天是有温她第一天上班。 谈及自己新找到的度岗工作,王茹面露喜色。位送原来,上门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新河社区劳动保障专员杨有青走访了解到王茹的安徽公婆都需要照顾,她的日报孩子又在上大学,家里全靠王茹的服务爱人一个人挣钱支撑,经济拮据。有温根据王茹的度岗家庭状况和工作需求,杨有青指导她使用“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发布求职信息。位送 让王茹高兴的上门是,两天后她就接到了当地一个大型商超的安徽电话,通知其面试,并顺利被录用。“每个月3000元保底工资,根据销售业绩还有提成,单位帮我缴齐‘五险’,关键就上半天班,挣钱、照顾家里两不误。”王茹对记者说,她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我们以社区为网格,下沉就业服务,摸排岗位信息,做好劳动者信息登记,全力帮扶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家门口’就业。”杨有青告诉记者,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形式,推进“动动手指”就能找工作的求职新模式,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岗位匹配不精准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社区“三公里”网站居民登记数3411人,注册企业数112家,在招岗位479个,通过平台实现就业近200人。 “目前,来安县已在18个社区推广‘三公里’就业圈服务模式,实现了城市社区全覆盖,共为2106家经营实体提供招聘服务,发布招聘岗位88246个,为63616名劳动者提供求职服务。”来安县人社局局长秦庶对记者说。 去年,滁州市共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332个、公益性岗位3011个,已实现129个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新增技能人才19082人,14279人通过“三公里”就业圈实现就业,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问题。其中,通过建立重点群体帮扶台账,对辖区重点人群等实行实名制常态化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湖北武汉排查1745家大米经营单位 未发现香精大米
- 市“1155”企业家团队走进汤沟镇扶危济困献爱心
- 省复核组来我县开展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复核
- 三八妇女节:她们工作着,美丽着
-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浙江绍兴:向茶叶过度包装说“不”
- 深圳铁汉生态来枞考察洽谈旅游开发项目
- 县委组织部开展村干部待遇调研工作
- 刘亚东罗成圣和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殷美根决定逮捕
- 枞阳与市建行、中核二三建公司开展PPP项目合作
- 枞阳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
- 辛勤注解青春 无悔村官选择
- “铁拳”行动 | 福建莆田公布网络餐饮整治典型案例
- 枞阳:推行全程记实制度 压紧压实“两个责任”
- 枞阳一企业家获省“光彩之星”称号
- 县人武部组织民兵营连长集训
- 石景山区教委持续打造“红领巾爱祖国 红色薪火永相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 小长假前两日数据:浮山风和日丽揽金49.2万元
- 我县召开PPP项目领导小组会议
- 高考保电——我陪师傅站好最后一班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