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科生“逆袭”到硕士毕业送外卖,当事人回应争议: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我还挺理解他们的
导读 “您好,逆袭我是从专送外卖的硕士何成”。在何成看来,科生这是到硕当事但还能使对方短时间内确认他身份的自我介绍。他不以为意,士毕“只是业送应争议多一个名称,谈不上标签,外卖我不... “您好,人回人我是理解送外卖的硕士何成”。 在何成看来,挺理这是解们能使对方短时间内确认他身份的自我介绍。他不以为意,逆袭“只是从专一个名称,谈不上标签,科生我不觉得这有什么特殊含义。到硕当事但还” 专科生“逆袭”读研、毕业3年后送外卖,在外界对何成的描述中,“硕士毕业”“外卖员”这两个有明显反差的身份尤为引人关注。被媒体报道后,何成的社交平台账号下涌入大量网友,是“自食其力”还是“大材小用”?这些评论让何成陷入争议。他告诉新黄河记者:“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我还挺理解他们的。” 何成认为高学历人群并不是所有人都光鲜的,只是有些人碍于面子不说,外人就无从知晓。而他送外卖的选择,也与学历无关。 选择去送外卖,是何成在失业4个月后的一个尝试。“我只是一个个例,我对外卖员并不歧视,但也没觉得多光荣。”何成对“炒作”一说进行了反驳,他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种“躺平”,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需要养活自己。 “如果说现在有个修车的,他愿意带着我,让我干上十天半个月的,我也愿意。”在送外卖之前,他曾经当过培训机构的老师,后来去长沙做过工人。 8月4日注册,7日第一次接单,整个8月,除了去贵阳找了趟弟弟,何成每天都“上线”接单,平台的月统计显示,他8月收入3353.5元。 9月17日,是何成送外卖的第42天。 何成向记者提供的学信网截图 审视自己:“做事没有目的性” 硕士生送外卖被舆论关注,何成没有过多惊讶。一方面,他曾经看过类似报道,例如浙大博士生孟伟送外卖的新闻。另一方面,他觉得这基于外卖小哥庞大的数量,以及与普通人的关联度。 这种让大众切身感受的反差顺势引发了舆论热度,何成的社交账号几天之内涨了1000多粉丝,在这之前,他断断续续花了一两年时间经营,也才积累了2000多粉丝。他曾在毕业后经历了几轮失业的躺平期,在发现自媒体会成为职业的可能后,他也把这当成一种尝试。不过他也坦言,正因为这个经历,他才确切地知道获取流量是件多么困难的事。 所以,何成认为这些关注对他来说至少不是坏事。前几天有空的时候,他把评论翻了个遍后,把网友们的观点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认为他至少自食其力,没有躺平,另一方面是抨击他浪费资源,诸如“你为什么不考编”。 “当老师、进体制也是有门槛的,不是说硕士毕业就有捷径的。”何成向新黄河记者提供了通过学信网查询学历信息的截图,显示他于2016年入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 基于专科、本科及硕士的经历,何成认为自己不适合去做网友们口中的“好工作”。他举例说,上学期间,导师经常请他们吃饭,可直到后来他才明白,吃饭是基于社交的需要。但他一没有那根弦,二也没有家人的提醒。这也让他自认为即便是去了,也会因为人际关系导致缺乏晋升空间。 这种渺茫的机会,也让何成认为没必要。 在很多人看来,硕士毕业的何成把很多机会都扔出去了。他也不由得重新审视了自己,他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太没有目的性了”。 回想起在学校的经历,他有时候会想,如果再多一点实习经历就好了。“多一些实习经历,可能会在日后做选择的时候缩小一些选择的方向。”何成说,回想那段经历,是有些遗憾的。 何成社交平台截图 当过英语老师,也干过普工 8月4日注册,7日正式接单到现在,第一天送了20多单,接近3万步。最多的一天,何成送了40多单,是重庆最热的那几天。 谈到自己步行送外卖,为什么没有骑车,何成称是最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好,后来就觉得步行也还行,就没有改变。那段时间,他已经失业4个月了,有几次面试经历,但都觉得不合适,他觉得没办法了。 第一次接单,他曾一度有点想放弃,“我是有点蒙的,但平台显示不允许退单,退的话要扣钱。”他说,第一单开始就没停下,那天送了20多单,走了接近3万步。以后如果遇上比较远的订单,他也会尝试公交或者地铁。 8月份他收入3353.5元,9月份还没过完,他已经进账2687.5元。他觉得靠送外卖“月入过万”对他来说是“天方夜谭”。 平台显示何成8月的送外卖收入 相对于找工作的毫无进展,何成对现在的居住条件还很满意。“采光很好,小区环境也好,挨着长江边,距离重庆最火的观音桥、解放碑、洪崖洞就两三公里。”他现在的落脚地,每月水电、房租加起来费用1000元上下,送外卖的收入能基本维持他的生活。 何成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这份“时间表”显示,他于2011年就读大专,经历了专升本后,2016年到2019年期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硕士毕业后,他在河南一个县城做了一年多的英语老师,在来重庆之前,他在长沙的工厂里做工人。他现在有几万块钱的存款,也是在长沙时期攒下的。 何成社交平台截图 也正是这段在网友们看来是“逆袭”的经历,让围绕在何成身边的争议不断。 “简历都乱七八糟的,懒得动” 随着“硕士生送外卖”话题热度的攀升,何成很自然地受到来自家人的“压力”。他告诉新黄河记者,在这方面没有跟家人聊太多,因为这几年来,他的确不断在让家人失望。 “他们总觉得,年龄也这么大了,你还在这儿读,父母挣钱都不行了,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你还在读。”何成说,家人也会去对比,在他们看来,硕士毕业就理所应当地比本科出来的要有出息。 何成曾经跟弟弟聊过自己的困惑,但他明显感觉到两人想法的不同。“我弟弟甚至会觉得我因为是文科,所以说很多想法完全不符合逻辑,没有逻辑思维。”何成很费解。 何成跟同班的同学联系也不多,据他所了解的,班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去读了博士。 在何成毕业几个月后,导师曾询问过“就业安排”,何成没回。几天前,他在给导师发节日问候的时候,导师又询问了一次。“不知道说什么”,何成依然没有回复。他对自己的研究生导师评价很高,“是山东人,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何成觉得,外卖员的职业对他来说只是个过渡,他一直在思考赚钱的方式。这次引发关注,他想让大家看到这个社会的多元。他之前的女朋友是做人力资源的,两人分开的原因是对方认为他赚钱少,虽然硕士毕业,但没有核心竞争力。 未来,何成想尝试做生意。“如果几年后实在不行,只能找地方上班了。”他觉得自己是个愿意尝试的人。不过他也确切地知晓自己的劣势。“就简单说吧,连简历我都没整明白,如果人家要一份简历,我那个简历都是乱七八糟的。”他说,甚至简历的内容还没社交平台上写得清楚。 何成的“拧巴”也体现于此,他明白自己缺什么,但总也“懒得动,懒得去做”。 在与新黄河记者的交谈中,何成有对自己的无奈,也有乐观的一面,他用偶像的“立志活到100岁”来安慰自己,他说,不行就“活到120岁”。(文中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新黄河记者:薛冬 编辑:刘玉红
- 最近发表
-
- 六旬老党员徒手疏通管道_
- 《巴黎氣候協定》首次盤點:COP28聯合國氣候大會11/30登場,「氣候目標」10要項恐難獲突破
- 柯文哲自評在野最高好感度,反省藍白合破局:主帥不可簽字除非幕僚看過
- 廖孟彥《教學的王道》:擊敗上台恐懼症,五大要訣克服「公眾演說焦慮」
- 山东济南举办“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藍綠不分區名單大PK:現任「一席都不留」的國民黨,網路聲量、好感度都贏民進黨
- 《文學中的性別》:從直男行為研究到性感照,我們支持的是女性主義還是女性至上主義?
- 【2023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是《大山來了》、《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拿下最佳改編劇本
- 千秋街道:普法微课堂 安全伴成长_
- 尋找台灣下一位王者!一三高爾夫教學中心推廣高爾夫體驗運動
- 随机阅读
-
- 外交部:已确认有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不幸遇难 2人失联
- 抗生素常遭誤認等同消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呼籲「四不一要」防抗藥性
- 藍綠不分區名單大PK:現任「一席都不留」的國民黨,網路聲量、好感度都贏民進黨
- 你所不知的「追劇經濟」—— AI智慧推薦解決劇荒困擾
- 水产城,不眠! 中国东海全面开渔"第一网"归来记
- 65歲以上長者11/27起擴大接種肺炎疫苗,常見問題QA一次看
- 【關鍵眼中盯】號稱黨員數萬人的「麻將最大黨」,為何最後立委只提名兩人?
- 原來最難抵達的地方,是一路忽略的美好——翟本喬跟著心走、讓心自遊
- 奥运健儿爱听相声 德云社:请他们来
- 極右派米萊當選阿根廷總統,選民對生活太疲憊「寧願將一切都交給魔鬼」
- 讓你的自我介紹與眾不同:PAKTOR推出「SPOKEN語音自介」功能
- Facebook「約會服務」上線,交友約會服務公司會被取代嗎?
- 企业党建“三联动”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 服裝從設計到上架只要15天,光鮮亮麗背後消費者該知道的「快時尚」黑暗面
- 第三代接棒 60年老品牌「益泰玻璃」開創新氣象
- 17LIVE新加坡造殼上市、壹蘋新聞網開始獲利,潘杰賢:我不是做媒體,而是變現新經濟
- 教育科技企业扎堆“进军”图书出版,教辅、童书的生意经好念吗?
- 東京新景點「麻布台Hills」11/24啟用,330公尺成為日本第一高樓
- 香港很小,亦很大——看《4拍4家族》
- 影印粉塵致辦公室空汙,Epson成功改善生科公司「基龍米克斯」辦公環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