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攝影】《朝聖台灣》:那些為神服務的信徒與神職人員

攝影.口述:陳逸宏
文字撰述:沈維巖

女性神職人員

朝聖台灣_圖01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官將首:相傳為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所發展出來的陣頭,與八家將裝飾有所不同,朝聖假牙與雲肩最易識別。台灣攝於二○○八年,那為南鯤鯓代天府
朝聖台灣_圖02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攝於二○一五年,東港東隆宮・請水
朝聖台灣_圖03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攝於二○一五年,東港東隆宮・遶境
朝聖台灣_圖04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攝於二○一五年,東港東隆宮・請水
朝聖台灣_圖05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降龍羅漢濟公乩身 攝於二○○八年,南鯤鯓代天府
朝聖台灣_圖06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攝於二○一五年,東港東隆宮・請水

為神服務

朝聖台灣_圖07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玄武宮八家將嘴穿鋼針,以血見性 攝於二○○八年,那為南鯤鯓代天府・池王爺香期
朝聖台灣_圖08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在鎮海公園海邊,操著鯊魚劍的與神員乩童,半個身軀浸在海水中,職人為迎接王駕開路,攝影神服氣勢萬千!攝於二○○六年,東港・迎王請水
朝聖台灣_圖09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癸未正科,下中街輪值大千歲,小朋友身著正黃色服飾,走在拉縴傳承路上。 攝於二○○三年,東港東隆宮・王船遶境
朝聖台灣_圖10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鸞生就是門生,是皈依在正神爐下的弟子,亦稱「鸞手」, 在扶鸞、扶乩儀式中負責扶持鸞駕、乩筆在沙盤上寫字的執事人員。 攝於二○○三年,東港東隆宮・遶境
朝聖台灣_圖11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朝聖台灣_圖12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手持驅邪虎牌的小女孩與一旁的藝陣人員 攝於二○○八年,灣裡萬年殿
朝聖台灣_圖13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抱著天上聖母媽祖神像準備登船遊江的民眾。 攝於二○一七年,基隆外木港協安宮
朝聖台灣_圖14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恭迎千歲帥旗癸未正科,下中街輪值恭迎「封府大千歲」帥旗。 攝於二○○三年,東港東隆宮・請水
朝聖台灣_圖15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澎湖・小法 「小法」是澎湖在地特有的神職人員,又稱「福官」或「法官」,服務神與人,內容包羅萬象,訓練過程相當艱辛,與乩童搭配,缺一不可。 攝於二○○八年
朝聖台灣_圖16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屏東東港豐隆堂北斗星君統兵府楚府千歲駕前的護法:十三金甲戰帥陣。臺灣目前唯一的十三金甲戰帥陣,十分特殊。源於封神榜中,西岐之戰時戰歿的各類修成仙道的神獸,於封神台被敕封為北斗星君駕前護法。 攝於二○○六年,東港東隆宮・遶境
朝聖台灣_圖17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武德宮楊府元帥乩身 攝於二○○七年,台南十三甲武德宮・送王
朝聖台灣_圖18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操七星劍的乩童 攝於二○○八年,南鯤鯓代天府・池王爺香期
朝聖台灣_圖19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班頭」職務相當於古代衙門之衙役,為東隆宮轄下之振武堂之成員。平時於宮前替善男信女做祭改的工作,當溫王爺要出巡時,則負責開道護衛的工作。 攝於二○一五年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朝聖台灣》,一葦文思-漫遊者文化出版

攝影.口述:陳逸宏
文字撰述:沈維巖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攝影.口述介紹】

陳逸宏,同時具有攝影記者、東港東隆宮王爺公子民、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香燈腳三個身分。

1967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東港。13歲在父親(台北市攝影學會成員)的耳濡目染之下,第一次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從此踏上攝影人生。從小喜歡去廟裡看剪黏和神像,床頭書是《山海經》跟《封神榜》。談戀愛時很少在約會,都在衝廟會。

曾任職蘋果日報副刊攝影記者14年,主跑旅遊與美食。時尚、人像、婚紗、美食、商品,都曾是他鏡頭下的主角。30歲之後,或許是歲月的洗禮,或許是神明的召喚,他開始全心全意記錄廟會與祭典。曾獲多次新聞攝影比賽生活民俗類大獎,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經常參與各地民俗與文化類記錄片平面攝影與製作統籌。現為陳逸宏攝影工作室(EyeShot Photo Studio)負責人。

【文字撰述介紹】

沈維巖,曾任職傳播工作15年,工作足跡包括雜誌、報紙、出版社,歷任採訪記者、企劃主編、編輯主管,現為自由撰稿/編輯。擅長與熟悉領域:旅遊、美食、歷史人文、工具書。參與社會運動20年,關注同志與愛滋人權。

【本書特色】

  • 第一手跟拍,猶如親臨現場:攝影作者累積30年廟會與新聞攝影專業,逾300幅撼動人心的第一手畫面,讓您彷彿置身現場。
  • 廣開本裝幀,震撼度超還原:可完全展開的特點,無論是穿透力十足的震撼場面,或是內心最深處的祈求,在在令人感動。
  • 廟會知識,看熱鬧也看門道:「長知識」及「小辭典」專欄穿插補充,讓您在觀賞或參與之際,更能深入瞭解廟會儀式的知識。
  • 祕訣分享,掌握拍攝好技巧:「攝影經驗談」專欄,分享多年來作者拍攝燒王船、媽祖遶境進香的職人訣竅與心得。
  • 近身觀察,信仰面貌全記錄:聚焦廟會的神職人員與信眾,充滿人文關懷與影像社會學的視覺張力,為最令人動容的見證記錄。
朝聖台灣_立體書封+書腰_建檔版Photo Credit: 一葦文思提供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