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娃充2.7万元玩游戏,谁之过?
近日,岁娃一6岁娃玩游戏两周充值2.7万元,充万家长多次申请退款遭拒的元玩游戏新闻引发网友热议。 事情并不复杂。谁之过上海的岁娃顾女士向记者反映称,她6岁的充万儿子用iPad玩《愤怒的小鸟2》时,在两周时间内充值27776元买道具,元玩游戏事后她联系游戏开发公司和苹果公司反映情况并申请退款,谁之过但均遭拒。岁娃 此事发展到目前的充万争议焦点也很明显:是否应退款。不少网友认为,元玩游戏6岁孩子无民事行为能力,谁之过必须退款。岁娃此亦有法律法规支持。充万《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进行游戏付费。最高人民法院也在去年印发通知,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也有网友表示,“支持不退款,因为本身就是家长的责任”。这也引出此事另一大争议点:究竟谁之过?支持退款的网友大多认为,孩子之所以能背着父母消费成功,主要与支付设置太过“便捷”有关。因此,网络服务提供者等有关各方有责任通过强化支付环节的安全性等手段来杜绝此类事情发生。而支持不退款的网友则认为,此类事件的发生,多与家长疏于管教孩子有关,如果一味支持家长的退钱诉求,可能会让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变本加厉”。 当然,顾女士是情有可原的,其子进行游戏充值的时间多在放学后、父母下班前,她也一直没收到扣费短信,而且,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不过,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个别“不负责任”的家长。这些家长时常塞给孩子一个手机或iPad,来代替父母的陪伴。而屡次发生的未成年人斥巨资进行游戏充值、打赏主播的事件,也给这部分家长提了个醒:与其事后费力追钱,不如事前当好爸妈。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在交流中帮助孩子提高网络素养,让孩子学会合理地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学会管理好自己。(胡 俊)6岁娃充2.7万元玩游戏,谁之过谁之过?
编辑:汤晓雪 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4-14 09:35:5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动物疫控中心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活动_
- 吃果维片可不吃果蔬,还能治疗脚气等?“彩虹夫妇”被指夸大食品功效欺骗误导消费者
- 商家销售假“茅台”被提起公益诉讼,结果来了......
- 预制菜行业的消费知情权如何保障
- 新型放大器让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十倍
- 41个品牌50批次童鞋15个与标准有差异
- 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3件
- 海关总署公布近期查发出口防疫物资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清单
- 小茴香籽油包合物对泡菜发酵过程的影响(二)
- 自家门前安装可视门铃是否侵犯邻居隐私?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破冰行动”
- 女子称百丽鞋穿一天脚趾整个染黑难洗净 客服:鞋经染色工艺,个别会出现异常
- 实名认证存漏洞 游戏防沉迷,名存实亡!?
- 养老辅具测评:马桶扶手与马桶无固定装置的马桶扶手易导致危险
- 商务部提出具体措施促进居民家居消费
- 海关总署公布全国海关近期查发出口防疫物资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清单
- 氨基甲酸乙酯降解酶的固定化研究(一)
- “五一”小长假中国消费快速回升 线上零售额同比增36.3%
- 中国消费者协会“618”消费提示:购买家电 三项关注不迷路
- 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普惠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期限延长四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