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成大團隊設計浮式風機載台模型國際賽獲獎,盼助海上風電開發

(中央社)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團隊設計浮動風力發電機載台模型,團隊前往荷蘭參加國際浮式風能挑戰賽,設計賽獲上風發電效率及實用性等俱獲評審肯定,浮式風機發獲設計報告獎第2名、載台助海競賽實作獎第3名。模型

成功大學昨(22)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國際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楊瑞源指導的獎盼學生團隊Orein,設計並建造一個浮動風力發電機載台模型,電開遠赴荷蘭參加在5月12日舉行的團隊國際浮式風能挑戰賽(2023 Floating Wind Challenge)。

成大團隊國際浮式風能挑戰賽獲獎Photo Credit: 成大提供 via 中央社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學生團隊,前往荷蘭參加國際浮式風能挑戰賽,浮式風機發獲雙料獎項肯定。載台助海

楊瑞源表示,模型離岸風電是國際再生能源的一部分,目前已經利用近海海域進行風能發電,獎盼開發更遠更廣闊的海上風電將是趨勢,而浮動風力發電機載台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目前歐洲已建立起一些浮動風電再生能源研究示範場域。

他說,國際浮式風能挑戰賽是希望透過競賽,激發年輕人創意與發想,加速浮動載台發展,此次比賽吸引歐、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地區大學11組團隊參賽,成大Orein是台灣唯一參賽隊伍。

楊瑞源指出,Orein團隊成員共6人,其中碩班生3人、大四生3人,前後花費3個多月時間完成設計並建造,每一個環節都注意到,甚至在模型還沒做出來前,就先到安平漁光島海域以水桶等浮具,驗證設計概念可行性。

他說,競賽當天荷蘭海灘的海況不好,連同成大Orein團隊,只有4、5支隊伍的載台可穩定在海面上隨波浪浮動,Orein載台不只平穩,上方搭載主辦單位指定的風機也持續發電,模型的穩定性、結構完整性、發電效率俱佳,最後榮獲設計報告獎第2名、競賽實作獎第3名的雙重肯定。

楊瑞源強調,團隊採用的支撐結構、錨和繫泊設備,融入台灣相關產業較為熟悉的工法,理論上有助於鏈結產業、增加成本效益。

成大團隊浮式風機載台模型國際賽獲獎Photo Credit: 成大提供 via 中央社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學生團隊,前往荷蘭參加國際浮式風能挑戰賽獲獎,設計過程中學生針對浮式風機模型做風、浪測試與驗證。

新聞來源

  • 成大浮式風機載台國際賽獲獎 盼助海上風電開發(中央社)

延伸閱讀

  • 三分鐘了解台灣「離岸風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登「海上摩天樓」,離岸風機技師赴歐受訓上演「追風」歷險記
  • 第一屆世界海上風電論壇:想要超英趕美,台灣政策先得「跨黨派」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