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泰晤士報》:中國試圖以空戰影響台灣大選結果,恫嚇選民在「戰爭與和平」間作抉擇

(中央社)英國《泰晤士報》(The泰晤台灣 Times)7日報導,北京試圖以空飄氣球、士報試圖網路錯假訊息等「空戰」手法影響台灣大選結果。中國戰爭作抉擇此外,空戰北京恫嚇台灣此次選舉是影響與和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作抉擇,意圖動搖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大選恫嚇支持基礎。

《泰晤士報》(The結果 Times)指出,在今年全球各大選舉中,選民台灣的平間大選不僅是最早登場的之一,也很有可能是泰晤台灣對國際安全最具關鍵意義的一場。報導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是士報試圖台灣「主權的堅定擁護者」,但若他勝出,中國戰爭作抉擇北京可能會被激怒,空戰或許會以新一輪的影響與和軍事演訓和經貿制裁回應。

報導提到,大選恫嚇在野國民黨大力強調「戰爭與和平」敘事,主張民進黨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恐讓台灣陷入衝突險境與經濟動盪。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說,若由「錯誤的政黨」贏得選舉,台灣將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黃介正說,民進黨對北京的咄咄逼人對抗態度、以及明顯「親美」的外交政策正激發危機。他指出,接下來的4年對台灣十分關鍵,台灣需挺過非常艱險的局勢,與中國的關係有必要降溫、緩和緊張。他強調國民黨是唯一能與中國開啟溝通管道、維持對話的政黨。

不過,報導提到,在北京全面毀棄對香港的「一國兩制」政策承諾後,即便是傳統上傾向與北京維持較友善關係的國民黨,也被迫公開反對中國為台灣擘劃「一國兩制」未來。

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趙怡翔說,國民黨主張賴清德勝選會給台灣帶來危險,這是「刻意無視台灣面臨的政治現實」。

趙怡翔指出,投票支持民進黨就是在地緣政治情勢動盪、經濟不確定因素持續增加、威權主義日益威脅全球各地民主政體之時,投票支持「穩定」。

他提到,北京正從多方面以「複雜且精細」的手法試圖影響台灣選舉結果,包括錯假訊息、假新聞以及經貿「懲戒」措施,意圖「損害我們(台灣)的民主、顛覆我們(台灣)的制度、分化我們(台灣)的社會」。

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研究員尼文(Tim Niven)指出,以往中國對台認知戰的目標為強力推展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統治和經濟的正面看法,但有鑑於這類說法已無賣點,現在中方轉而將民進黨呈現為台灣的安全威脅來源、必須為台灣失去的經濟機會負責。這麼做的目的是讓游離選民人心惶惶。

報導提到,親中台灣「網紅」常分享相關訊息、增強中國對台資訊戰和認知戰;親北京的部分台灣主流媒體也在中國對台資訊戰和認知戰扮演角色。

而就在各黨政治人物全台走透透催票之際,《泰晤士報》報導,來自中國的空飄氣球頻出現在台灣上空,甚至飛越重要空軍基地。

報導指出,中方明顯企圖干預台灣民主政治。這些氣球不僅可蒐集大氣資料,也可能搭載監控設備。此外,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日任命前海軍司令董軍為國防部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來首位海軍出身的防長;這顯示習近平對海洋相關事務的重視,包括對台灣和南海的主權聲索。

新聞來源

  • 泰晤士報:中國試圖以「空戰」影響台灣選舉結果(中央社)

延伸閱讀

  • 英國《金融時報》:在中國陰影下,台灣認同在不同世代間漸趨凝聚
  • 選前超級星期六:侯友宜呼應「韓粉歸隊」挺侯康配,蔡英文赴新北輔選攻侯本命區
  • 外媒分析:不論台灣誰當選總統,都將考驗美中維持穩定關係的目標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