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天文學家的咖啡物理學》:為何有些好喝到不行的水,卻煮出一杯無聊透頂的咖啡?

文:強納森.蓋聶(Jonathan Gagne)

沖煮用水

當我讀到討論咖啡沖煮用水重要性的天文透頂文章時,很常會看到一些「完全抓錯重點」的咖的水的咖說法。例如,啡物啡很多人會說:「一杯咖啡裡,理學水的為何無聊占比超過98%,所以咖啡要好喝,有好你用的不行水也必須好喝!」嗯⋯⋯誰不知道呢?我認為這是卻煮在「沖煮用水如何影響咖啡風味」的眾多主題中,最不有趣的出杯討論方向。

好的天文透頂,讓我說得更清楚些:想要做出一杯好咖啡,咖的水的咖無庸置疑,啡物啡當然要用聞起來與喝起來都還不錯的理學水。但我覺得更值得討論的為何無聊是, 為何有些好喝到不行的有好水,仍然會做出一杯糟糕或無聊透頂的咖啡? 這樣的疑問近期在咖啡圈開始有了廣泛的討論。我會在本章探討為何如此,並提供一些建議,好讓大家能妥善地準備與判斷合適的咖啡沖煮用水。

要先說明的是,本書只會針對咖啡沖煮領域介紹水的基本性質,各位若想深入了解此主題,我推薦麥斯威爾.科隆納—戴許伍德(Maxwell Colonna-Dashwood)與克里斯多福.漢登博士(Dr Christopher H. Hendon) 2015年合著的《咖啡之水》(暫譯,原書名為:Water for Coffee)。

此外,瑞士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Zurich Institute)的卓越咖啡研究中心( Coffee Excellence Center),也積極針對此主題進行研究,我個人相當期待,接下來幾年應該會出現更多關於這方面的有趣論文。大家也可以到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SOA)的網站看看,裡頭分享了一些關於水的特性的實用文章。

水與溶解

在我們深入介紹沖煮用水的建議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溶解( dissolution)的基本性質。水是一種擁有特殊性質的化合物,它之所以能成為生命的必需核心,其實並非巧合。

水是由兩個氫原子(H)與一個氧原子(O)組成的分子,連結方式如同三角形。原子因電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而相互連結,此為已知的宇宙四大基本力(The four fundamental forces)之一。

每個原子都擁有一個原子核,由緊緊固定在一起的質子與中子形成;讓它們得以固定的是另一個宇宙四大基本力:強核力(strong nuclear force);原子還包含了在原子核周圍漂浮的電子。質子帶有正電荷;電子則帶負電荷。因此,原子核與外圍電子「雲」之間的吸引力,可讓電子不會輕易飄走。

當原子處於穩定狀態時(日常生活中的原子通常都是如此),原子核與電子雲的總電荷便處於完美的平衡;在夠遠的距離之外觀看時,原子的狀態為電中性,對於電磁力也不會產生強烈的反應。

不過,當兩個原子在對的條件之下靠得夠近時,便可能發生一些有趣的事。其中一個原子可從另一個原子手中徹底偷走一個電子,兩個原子的總電荷因此達到平衡,並形成一股足以將原子們緊密地綁在一起的強烈吸引力。例如,鈉(Na)與氯(Cl)原子之所以能夠結合成固態食鹽( NaCl),就是因為這類離子鍵(ionic bond)。

還有一些情況則是原子只會從另一個原子身上拉開一個或多個電子,但並非徹底取走。這種沒有徹底偷走的情況是另一種鍵結類型,稱為共價鍵( covalent),能讓水分子始終結合而未散開的就是因為共價鍵。

在水分子這個特殊的情況中,氧原子會分別從兩個氫原子各自將一個電子拉近一點,這兩個被部分偷取的電子,會較常更靠近氧原子。故平均而言,氧原子其實稍稍偏向負電荷;兩個氫原子則微微偏正電荷:稱為偶極矩(dipole moment),水也因此被稱為極性分子(polar molecule)。

咖啡物理學_圖P56Photo Credit: 方言文化

由於水的極性,水分子之間的排列有一種特定傾向:水分子比較喜歡將自己負電荷的一側,靠近鄰居正電荷的一側,為此,每個水分子都像是形狀怪異的微小磁鐵。這些水分子之間的吸引力稱為氫鍵(hydrogen bonds)。當不同分子進入排列整齊的水分子網絡之間時,就會發生神奇的溶解現象。水分子們會快速地圍繞著「入侵者」重新排列,如果入侵者為正電荷,水分子們就會將偏向負電荷的那一側對準它,反之亦然。

此電荷吸引力有時甚至強大到能夠將入侵的新分子拆成單一原子。例如氯化鈉(食鹽)分子的離子鍵,就會被這種電荷吸引力拆解;鈉與氯徹底分開。

咖啡物理學_圖P57Photo Credit: 方言文化

然而故事尚未結束,氯此時還帶著從鈉偷來的電子,因此鈉與氯此時都非電中性(氯為負電荷;鈉為正電荷),是為鈉離子與氯離子。說得更精確一點,正電荷離子稱陽離子( cation);負電荷離子稱陰離子( anion)。各位有時會看到離子旁邊會出現小小的正或負的符號,例如 Na+或 Cl-,以表示它們帶有電荷而非電中性。

另外,當離子可能多帶了兩個或以上的電荷,就會看到正或負的符號旁邊多出數字,例如鎂的離子就會是Mg2+。離子因為帶了電荷,所以都不是平衡的狀態。為此,周圍的水分子會不斷地重新排列,盡可能地試著讓一切變回原本的電中性。

離子周圍包了一圈排列得當的水分子,就是溶解現象的成因,這也是為何被溶解的固體會在我們眼前消失。人們接觸到水時,絕大部分都不是純粹只有水分子的狀態,大多包含一部分之前已溶解於水中的離子。雨水流經地面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雨水會將部分的礦物質溶解,碳酸鈣( CaCO3)就是一例,會為水添加碳酸氫根離子( HCO3–)與鈣離子( Ca2+)。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