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愛迪生傳》:愛迪生對自己引發的神學流言大驚失色,幾乎沒有自由思想家力挺他

文:艾德蒙・摩里斯(Edmund Morris)

憐憫?善意?愛?

二十世紀的愛迪愛迪第二個十年來臨,隨著西方世界逐漸在不知不覺中為機械化的生傳生對色幾戰爭做準備,使得科學與宗教之間的自己爭論演變得相當激烈。羅斯福試著從〈懷著敬畏的引發言大有自由思精神去尋找真理〉(The Search for Truth in a Spirit of Reverence)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可說是學流想這場爭議的化身,他既是驚失心理學家,也是乎沒準神祕主義者。他願意相信,力挺或者說他推測靈魂是愛迪愛迪可分離的實體,能夠在軀體失去生命跡象後返回塵土。生傳生對色幾

對愛迪生而言,自己這套理論比較接近原子物理學,引發言大有自由思不太像耶穌復活神學。學流想就他的驚失理解層面而言,他毫不懷疑真理符合科學規律,乎沒因此對真理抱持的敬畏精神必須排除信仰。那年八月,詹姆斯的逝世使得《紐約時報》特約作家愛德華.馬歇爾(Edward Marshall)詢問愛迪生是否發現過靈魂存在的實證。

「你指的是靈魂還是大腦?」愛迪生問。

「為了方便討論,我們可以稱它是大腦,或腦中的東西。難道人類的腦中沒有不朽的東西嗎?」馬歇爾說。

「當然沒有。」愛迪生回答。

他們坐在實驗室裡的圖書室,室內空間寬敞,光線昏暗。愛迪生通常為了阻隔熱能,會在夏天關上百葉窗。但充足的陽光照射進來時,馬歇爾注意到這位發明家平時看起來光滑又無憂無慮的面容,在他思考抽象問題時會出現細小的皺紋。有時,他回答問題之前也會緊緊地閉上眼睛。

「我的留聲機圓筒只不過是聲音的記錄,這些記錄就像留下印記一樣,」愛迪生說:「在特定的條件下,我們無法理解某些錄音,就好比我們不了解頭腦中的某些狀態。留聲機圓筒只是再一次播放錄音……但沒有人說過圓筒或留聲機永恆不朽。那為什麼有人說大腦的機制或驅動大腦的力量是不朽的呢? 就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這種力量是什麼,怎麼能說它不朽?」他堅信大腦只是一台「機器」,可以用來記錄聲音以外的無窮事物,但最終還是會故障,因此不可能永世長存。

「意志屬於頭腦的一部分嗎?」馬歇爾問。

愛迪生表示不確定:「意志也許是以電波的形式存在,也有可能是以一般人目前還搞不懂的其他力量形式存在。不管是哪一種形式,意志確實存在,而且對大家很重要。」

他認同「一般人指的生命或靈魂」層面在往生後依然存在,以化學的角度來看就是所有物質都透過變化而持續存在,但變化不代表轉移到另一個想像中的世界。這種境界只有此時此刻,對形上學者來說夠神秘了。

他認為天國——善良的靈魂應該長存的感性天堂——只不過是無知又懶惰的人逃避在地球上遇到謎團的避難所。「現在還是有很多野蠻人認為火是不朽的。」他說。

馬歇爾問他,身為科學唯物主義者如何分析靈魂。

愛迪生認為只能在顯微鏡下完成,做法是檢查小到能夠穿越玻璃的知覺單元。「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由數百萬個細胞組成。」他說,並舉例說明皮膚能夠重新生長出擦傷的指紋,這意味著精神上的獨特性,或代表生理的獨特性。

他認為本身的個性純粹是一系列神經、化學物質或電脈衝組成,猶如紐約的歷史是由過去已辭世、已遷徙以及被取代的人集體發展出來。人類死後上天堂的機率,就如同每個人本身由不同細胞組成的機率,也如同紐約由不同人聚合的機率。

馬歇爾好幾次試著引導他談論通靈研究的熱門話題,但他皺著眉頭,不感興趣。「我不太了解通靈。」他說,並鄙視「信以為真」的通靈從業者。他承認自己的想法很主觀,但他的率真性情受到許多記者歡迎。有一次,他在測試某種礦石,選擇了一些他認為是隨機的礦石塊來進行分析。

「我非常仔細、理智、有條理地檢驗礦石塊,結果顯示含量有20%。然後我把同樣數量的礦石塊碾碎,再進行鑒定,結果顯示含量有17%……我試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的結果都一樣。我無法理解,所以我又回到一堆礦石前,閉上眼睛,抓一把我最先碰到的礦石塊……分析的結果和碾碎的礦石相同。但如果我睜著眼睛拿起礦石塊,檢驗結果的數字會偏高。」他說。

他能在幾毫秒內看出礦石含量的3%差異,這讓他有成就感。他更感興趣的是給馬歇爾看他放在書桌上的舊照片,上面有俄羅斯肖像工作室的印章。「他是門得列夫。下面是他的親筆簽名。」

他一邊講話,一邊看著照片。他解釋門得列夫是發現元素週期表的偉大推廣者。「目前的實驗者工作時,都是運用這些元素的細節。總有一天,會有知識同樣淵博的人採用科學方法研究靈魂的奧秘。他會善用這些素材完成。」他說。

「善用素材」顯然對他意義重大,因為他小聲地重述一遍。「那位俄國人過世了。他的意志目前在哪裡?他是很偉大的人,意志占他的一大部分……他的意志變成什麼了?」他搖頭說:「我不知道。」

馬歇爾抓到機會讓他談論一直迴避的話題:上帝是否存在。「門得列夫的身體失去生命跡象時,意志就完全停止了。這代表自然界的體制很鬆散嗎?」馬歇爾問。

「那只是看起來很鬆散,」他回答:「但自然界的體制,也就是自然界的運作方法,其實很嚴謹。這很難解釋清楚。也許物質會愈來愈進步。大概就是這樣吧。但跟萬能的上帝有關嗎? 沒有!」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