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高原气象观测试验首飞成功
导读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近日,国高高原观测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首次高原气象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型无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获悉,人机机载下投式探空系统...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近日,气象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首次高原气象观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首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获悉,成功机载下投式探空系统带入目标空域的国高高原观测指定高度,在“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型无阿尼玛卿雪山7500米高空成功投下12枚下投式探空仪,与其他机载载荷一起,人机实现对青藏高原大气垂直和下垫面“扫描”。气象 据介绍,试验首飞随着三江源地区云系分布、成功水汽结构、国高高原观测风场及下垫面情况等观测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指挥系统,型无这标志着我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高原气象观测试验首飞成功。人机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研制的机载下投探空系统,自2020年参与“海燕计划”以来连续三次保障取得成功。在多年研发中,机载下投式探空系统逐步形成系列化产品,在多种无人机平台进行测试、使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该产品也在气象应急、灾害监测、生态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等诸多行业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投放监控实况图(图中圆柱体为下投的探空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供图 青藏高原对我国、东亚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着较大影响,但该区域建站难、大气垂直结构及下垫面观测信息缺乏。借助高空大型无人机长航时、长航程、可机动观测的优势,通过机载下投探空系统既可完成对目标区域垂直大气的机动、精细化探测,又使对相关区域进行业务化探测成为可能。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介绍,下投探空系统获取的垂直大气探测资料,能帮助科学家对三江源地区和“冰川之乡”波密等区域在大气垂直探测与水分循环三维结构、水补给等科学问题上提供宝贵数据。同时,相关研究成果也将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资源与生态安全保障决策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此次首飞成功之后,气象部门还将聚焦三江源地区水汽通道、冰川分布和冰川区域水补给开展多架次飞机探测,推进以高性能大型无人机为主体的空基观测体系建设,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更丰富的数据资料。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芒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二)
- 窗口办好事 群众好办事_
- 台灣民眾「財務健全」調查亮點|天下雜誌
- 夏日该如何给车内快速降温
-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洪涝灾后食品安全提示
- 别等磨平才要换胎 爆胎多和轮胎老化有关
- 建言献策谋发展 真知灼见聚能量
- 太平山聯外道路坍方 170名旅客今平安下山
- 月开销仅300多元 成年人“纸尿裤自由”仍非易得
- 泉州去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8家 比增30.3%
- 《天下》38週年慶|台灣很小但夢想很大 海洋島國比你想像的更美好|天下雜誌
- 明年北京小客车摇号指标10万个 有效期延长到一年
- 江西开展山茶油专项整治行动
- 亲诚惠容 合作共赢
- 蒙牛向达能定向增发 达能将成蒙牛第二大股东
- 坚决打赢防范打击治理电诈人民战争
- 从读到写:诗意寻思与生命表达
- 瞄准前沿 逐梦追“光”—新闻—科学网
- 我市7个参评县区进入“天府旅游名县”申报范围
- 福建厦门:后厨不规范行为,智慧食堂可自动抓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