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生物修复岩土文物
当微生物遇上石刻文物会如何?自然环境中,用微岩土细菌、生物真菌、修复藻类及地衣等微生物会对石刻文物造成腐蚀和侵害;在科研人员的文物手中,微生物却成为修复石刻文物的用微岩土“小能手”。 近日,生物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修复中国工程院院士、文物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汉龙团队将微生物矿化加固技术应用于岩土文物修复中,用微岩土创新的生物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在大足石刻等千年古迹得到应用。这是修复我国岩土文物保护的绿色环保新技术。 位于重庆的文物大足石刻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以及云冈石窟齐名,用微岩土是生物我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修复除了岩体失稳,大足石刻面临水的侵蚀、石质风化、生物病害等众多“致病”因素。尤其是生物分泌物导致的表面污染、腐蚀性液体对石质和彩绘的侵蚀,以及植物根系造成的开裂脱落,都是大足石刻不得不面对的“病痛”。 以往,针对石刻类文物风化、粉化、残断等问题,主要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修复。但随着修复工作的大范围开展,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弊端逐渐显现。如有机合成材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干燥性能、固化能力、防霉抗菌性及其耐候性等问题,越发不适合部分石质文物的补配修复。 “新型保护修复材料的研发一直是文物保护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在重庆大学岩土实验室的微生物土实验室内,重庆大学岩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阳展示着陈列的培养器皿说,这里面都是他们精心培育的十多种“听话”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来源于复杂的自然环境,经过科研人员的筛选和培养后,成为了修复岩土文物的“小能手”。 微生物矿化作为自然成矿作用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地质演变过程中。“自然界中珊瑚礁的形成过程就是微生物矿化最直观的体现。”杨阳解释说,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可以诱导生成碳酸盐、磷酸盐等沉淀,珊瑚虫就是通过分泌碳酸钙构建了自己的家园。不过在自然环境下,生物矿化反应温和且耗时漫长,而科研人员通过人为干预生物矿化反应过程,实现对微生物矿化速率的控制,成为低碳、高效的土体加固技术新思路。 刘汉龙团队率先开展岩土微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微生物加固技术已经运用在边坡堤坝加固、道路修建和防止土壤侵蚀、水槽池塘修筑、沙漠防尘、近海岸基加固等岩土工程相关领域。在刘汉龙的指导下,团队开辟了岩土微生物技术在岩土文物保护修复的应用新领域。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与环境影响的排斥性,文物的修复需要因地制宜,在当地找到可矿化的微生物。“我们研发了一套自己的可矿化微生物培养方法,可以快速筛选出当地可用于修复的微生物。”杨阳说,利用基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不仅兼容性高、无毒无害、绿色环保、耐候性强,而且修复过程“动作轻柔”,文物受意外伤害概率小,契合了石质文物修复“最小干预”“不引入异物”的特殊需求。 目前,刘汉龙团队已与云冈研究院达成合作,将用该技术对云冈石窟的文物进行保护。杨阳表示,他们将继续创新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让科技守护文化根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国自主研发儿童用磁悬浮“人工心”成功植入
- 《取材.執筆.推敲》: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提問,就是執行專屬於自己的「解讀之道」
- 《健腦工程》:我已過65歲正在往生命的盡頭走,可是我的心一直朝著出生的時候前進
- 德州小學槍擊案:18名學童、3名成人死亡,18歲槍手犯案前先射殺了自己的祖母
- 女车主“车顶维权”成热点 是谁让谁不“体面”?
- 中東歐與烏克蘭「脣亡齒寒」,看到中國站在入侵者俄羅斯這邊,徹底心寒
- 美國奶粉荒:FDA將重啟亞培產線並開放國外奶粉進口,利潔時與雀巢等大廠加速供應
- 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理財觀念,從「上超市採買遊戲」開始
- 清明将至 成都医学院师生致敬“无语老师”
- 中職開季洋砲表現回顧:貴卻不好用,大洋砲時代即將夭折?
- 被爆料違停施壓不開單,徐巧芯公布密錄器並解釋為何員警被記申誡、堅持提告網友
- 烏克蘭第一起「戰爭罪」審判:俄羅斯士兵被判終身監禁,辯護律師被罵是「魔鬼代言人」
- 甲醇中敌敌畏溶液标准物质:农药分析中的可靠校准溶液
- 龍象大戰爭議事件:象魔力主動拿帽澄清「非法物質」,中職秘書長允諾將參考大聯盟規定
- 傳華夏科大停招退場、校產捐台科大,私校工會批:公開「送終」作法粗暴
- 《每天來點神知識—希臘神話人物雜學圖解百科》:一次看懂普羅米修斯、克羅納斯的神話故事
- “名校父母”运营号营造教育焦虑 博主的话可信吗?
- 元宇宙權力遊戲開始,領導人強攻NFT、VR灘頭堡
- 論《金瓶梅》(上):人性是複雜的,我們能不能學會質疑武松、同理潘金蓮?
- 歷經數年失敗,波音成功將「星際飛機」太空船發射前往國際太空站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