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年末加速,多条新开工线路密集落地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看来,铁路2024年的建设加速集落经济增长点,投资规模和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年末“预计很多的多条地重大工程包括‘十四五’工程项目在收官前会加快落地,形成实物量。新开”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工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12月27日上午9时08分,年末随着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4012次列车从南昌东站开出,多条地链接9个国家5A级、新开70多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工线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 杭昌高铁是铁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线,是建设加速集落继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后,连接杭州至南昌的年末又一高铁大通道。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对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这个年末,正式开通运营的不仅是杭昌高铁。12月26日,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汕头至汕尾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龙岩至龙川高铁龙岩至武平段正式建成通车;12月27日,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也正式开通运营。 与此同时,新开工线路也密集落地。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看来,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投资规模和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预计很多的重大工程包括‘十四五’工程项目在收官前会加快落地,形成实物量。”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高铁带来新机遇 铁路一响,黄金万两。 祁门县是中国红茶之乡,地处北纬30°世界“黄金产茶带”,森林覆盖率88.64%,同时孕育着红茶、绿茶、安茶。然而,祁门县铁办主任耿双平介绍,由于交通不便利,茶农生产的茶叶都是靠肩挑或者通过水运送出去,价格卖不起来,损失很大。 “杭昌高铁的开通,结束了黟祁门没有高铁的历史,杭昌高铁全线贯通对整个长三角一体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必将有力促进当地的旅游和经济。”中国铁路上海局运输部副主任殷勇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记者介绍。 杭昌高铁黄昌段,让“千年瓷都”景德镇、鄱阳湖、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串联起来,为沿线城市的产业升级、旅游推广、人文传承绘就发展新画卷。 据了解,本次建成通车的杭昌高铁黄昌段线路全长28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黄山北、黟县东、祁门南、浮梁东、景德镇北、乐平北、鄱阳、余干、进贤北、南昌东10座车站。杭昌高铁黄昌段的开通,结束了浮梁、乐平、余干、鄱阳、景德镇四县一市不通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历史,江西省11个设区市由此全部迈入“高铁时代”,省会南昌也将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三条时速350公里高铁交会的枢纽。 值得注意的是,杭昌高铁黄昌段也是安徽省内首个采用EPC模式建设的高铁,也就是由设计单位通过公开投标,对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联调联试等全过程实施承包,通过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联调联试过程中,接触网非接触复测一次通过,客服信息动态检测零问题零缺陷一次通过;仅用7天时间提速至385公里/小时等等,这些都体现了EPC模式在铁路建设中的优势。 中国铁路南昌局客运部副主任黄勇介绍,开通运营初期(过渡期),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32列;其中,黟县东至杭州西、祁门南至合肥南、南昌东至景德镇北、南昌东至黄山北间最快旅时分别为1小时41分钟、1小时59分钟、49分钟和1小时45分钟。 新开工线路撑起2024基建增速 与新开通的高铁线相对应,年末,正式开工的线路也不少。 《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26日,湖南邵阳至永州高速铁路(下称邵永高铁)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湖南高铁网布局。 据了解,邵永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连娄底至邵阳铁路,南接衡阳至柳州高铁,路网地位重要。全长约9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自邵阳市邵阳站引出,向南经邵阳市大祥区、邵阳县,永州市东安县、冷水滩区,接入永州站,共设邵阳、邵阳县、永州3座车站,其中邵阳县站为新建车站,其他为既有车站,建设工期4年。 邵永高铁建成后,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月29日,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下称潍宿高铁)也拉开建设大幕。 潍宿高铁是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在建的天津至潍坊高铁,已开通运营的济南至青岛高铁、徐州至盐城高铁、日照至兰考高铁相连接,区域路网地位十分重要。其正线全长约39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自山东省潍坊市的潍坊北站引出,经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江苏省徐州市,终至江苏省宿迁市的洋河北站。潍宿高铁全线共设潍坊北等12座车站,建设工期4.5年。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山东、江苏北部区域路网布局,极大便利沂蒙山、苏北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晓光对本报记者表示,2024年,基建投资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5年六安市将培养92名乡村医生
- 骆驼股份:增加锡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并调整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总投资额度
- 维远股份:公司苯酚产能44万吨丙酮产能26万吨
- 国务院: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
- 9月将至,这些新变化事关孩子、票子和房子!
- 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我国批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实施机构已达到539家
- 中金:三季度锂价有望迎来反弹拐点重视更具结构性成长能力标的
- 维远股份:公司苯酚产能44万吨丙酮产能26万吨
- 全国象甲联赛29日在雅举行
- 深交所:调整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指数样本股
- 西班牙报告30例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
- 卓越物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 京津两地六支童声合唱团唱响纪念黄自诞辰120周年合唱音乐会
- 镇海股份:预中标2.3亿元BEPC总承包项目
- 国务院:研究今年内对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车减征车辆购置税的支持政策
- 国家卫健委:10年来合计为1.3亿人次妇女提供了免费宫颈癌筛查
- 俄媒:一架私人飞机坠毁10人死亡,普里戈任在乘客名单上
- 泽连斯基:反对任何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替代方案
- 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清洁能源比重最高世界级湾区电网
- 机构:预估今年全球手机出货下降7.6%下半年半导体需求或疲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