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版“流浪大师”: 住桥洞爱看书 曾骑行游全国
原标题:泉州版“流浪大师”: 住桥洞爱看书 曾骑行游全国 流浪数十年,流浪大师他总是泉州桥洞骑行穿着整齐;住在桥洞下,每日依然坚持看书;虽然只上了几年学,版住却愿意与困惑的游全年轻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流浪大师人生感悟。 泉州网6月24日讯 (记者王丽虹 文/图)流浪数十年,泉州桥洞骑行他总是版住穿着整齐;住在桥洞下,每日依然坚持看书;虽然只上了几年学,游全却愿意与困惑的流浪大师年轻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泉州桥洞骑行人生感悟。他就是版住泉州版“流浪大师”——53岁的老张。 每日坚持看书写字 近日上午,游全记者来到泉州市区顺济桥下,流浪大师100多平方米的泉州桥洞骑行空间内,住着好几个流浪人员。版住用旧布围成一圈,就是他们临时的家。平时,他们多以捡拾贩卖废品为生,累了才回到这里休息。 老张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看书、抄书 由于当天下雨,他们都没有出去捡拾废品。一名中年男子正坐在捡来的书桌前抄写着一本书。书桌上放着一个放大镜和一部手机。碰到不认识的字,他就用放大镜看清字体结构,再用手机上网查读音和意思。经打听得知,他就是爱看书的泉州版“流浪大师”。因为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名字和年龄,记者只好以老张相称。 老张说,他每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书或者写字上,天气好时,临近中午他会出去几个小时捡拾废品,赚个20多元钱,够吃饭就行。 十几岁开始到处流浪 老张出生在河南,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从十几岁开始,他就独自四处流浪。辗转全国多个地方后,2004年他来到泉州,并慢慢安顿了下来。几年前,老张住进顺济桥下。他说,这里太阳晒不着,雨淋不进。附近有公园,有干净的水源。“除了夏天蚊子多一些,这里挺好的,冬天也不会很冷。” 在流浪的这些年里,老张养成了捡拾废旧书籍的习惯。他曾经捡到一套《三国演义》,当时爱不释手,把书翻来覆去看了数遍。说起书中的人物,他坦言:“最喜欢赵云,因为他忠于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刘备,并一生追随。” 老张说,他喜欢花大量时间去抄写。“这样既可以认识更多的字,也能更好地理解书里的内容,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骑行4个月游览祖国河山 老张已多年没回过出生地,也从来没想过回去。“那里已没有亲戚朋友了,也没了挂念。流浪多年已习惯了,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无牵无挂的老张有一个爱好,每隔几年,他就会骑行游全国。去年4月到8月,他就骑行去了上海、浙江、陕西、甘肃、河南等数十个城市,“除了在上海多待了几天,通常一个城市我就待个一两天。”老张表示。 除了看书,老张每周还固定时间去附近的基督教堂。在那里,他认识了不少人。得知老张的特殊经历,有些遇到挫折的年轻人还会主动找他聊人生。“我只是经历的事情多些,喜欢分享一些人生经验,帮他们理清思路。”老张笑着说。 责任编辑:黄艺芬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最便宜5G手机价格跌破千元 5G新套餐或将出炉
- 2020年高考枞阳交警温馨提示
- 县防指召开防汛会商会
- 大窑圩田园综体项目灾后复工协调会召开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吉林延边:聚焦重点领域 让市场监管有序有力
- 制作“小礼物”感恩父亲节
- 丁纯赴枞阳县检查抗洪救灾工作
- 枞阳:用心描绘“夕阳红”
- 广西南宁:突击检查海鲜市场 打击短斤少两行为
- 县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会议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 枞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起10人
- 枞阳:“三结合”推深做实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
- 香港学子组团进京实习
- 化憧憬为现实 小小少年当上志愿军
- 强化担当务求整改实效 压实责任守护群众安全
- 赵振华督导枞阳县农村改厕工作
- 田野织锦绣 产业谱华章_
- 钱铺老油坊: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 预订“机票+酒店”套餐无法退改机票,合不合理?
- 爱心企业积极捐赠防汛救灾物资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