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東京空間人類學》:分別建於東京五十二處的小公園,被明確賦予了災後重振下町的行政意義

文:陣內秀信

作為社會中心的東京小公園

在大正後期至昭和初期,重要性與「廣場」不相上下、空間甚至更勝一籌的人類,當屬都市的學分行政「公園」。而其中值得矚目的別建被明,正是於東予災意義在震災復興事業的規劃下,分別建於東京五十二處的京處小公園。它們皆被明確賦予了在災後重振下町的公園行政意義。

這些小公園最大的確賦特徵就是都與小學相鄰,並在設計上將二者視為一組。後重如此一來,振下不僅能夠在建築物密集的東京市區內有效確保完整的空地,於緊急時刻充分發揮避難場所的空間機能,校園空間不足的人類小學也能將公園視為操場的延伸來使用。尤其平日的學分行政白天還能當作兒童體育活動的場地,週末假日、平日的晨昏時刻或夜間,也都能活用作為一般市民休憩散步的場所。在都市化顯著進展的今日,各地的行政部門紛紛將公共設施的整合化視為要務,而這一議題卻早在半世紀以前,就已獲得前人積極關注,而且成果豐碩。如今看來,當時的前瞻遠見仍是令人驚嘆不已。

當時的小公園與現今公園(特別是兒童公園)的明顯差異,就在於以廣場為設計主體的作法。雖然稱之為公園,但其實小公園在特性上更接近歐美都市的廣場。其整體約有三到四成為樹林或花圃,一成為兒童遊戲區,剩下的大半部分則為廣場。而這名為「自由廣場」的所在,是正如其名的多用途都市空間,除了涵蓋前述的日常使用範圍之外,還能用於舉辦集會、演講、音樂會等各類活動。

這類小公園的概念主要是從美國以芝加哥為主的地區所引進的。都市計畫家石原憲治借鏡美國的鄰里中心,推廣「鄰里廣場」,認為這是一種「具備教育性、休憩性及都市社交性設施的建築物與土地之集合」。他指出,利用學校及社區中心來培養政治意識與都市精神的作法已成為一大趨勢(《現代都市的計畫》)。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大正民主思潮下典型的都市思想熱烈氛圍。

事實上,在設計時將小學與公園視為一組的想法,也是參考自芝加哥的實例。一九一七年(大正六年),西芝加哥公園委員會提出了希望將空間不敷使用的公園予以擴大的需求,而此時公園對面的小學恰好也面臨到相同的問題。於是乎就有了將二者整合為一體的提案,並付諸實現。據說即使是在美國,以往學校與公園也是由各市的教育課及公園課分別管理,但在這次首開先例之後,上述的作法便日漸普及。

震災之前,這個芝加哥的實例已在景觀設計師折下吉延的介紹下被引進日本(《都市計畫講習錄全集》),甚至帶動了相關人士開始構思在東京打造這樣的小公園。而在震災發生後的復興計畫中,也將五十二座小公園的建設列為最重要的項目之一,於昭和五年(一九三○)完成了這項浩大工程。

對於這類小公園的需求,是都市化進程中再自然不過的現象。隨著都市人口不斷增加,私人住宅內已難保有庭院空間,再加上汽車與自行車的出現,使得孩童無法於街上遊玩嬉鬧。因此,對都市居民來說,這相當於共用庭院的公園就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所在。

然而這一時期小公園的成立,其實與江戶以來的都市結構發生了變化有關。原本下町四通八達的巷弄,除了是孩童隨手可得的遊樂場外,也是鄰居之間交流互動的好所在。但是震災復興的區劃重整事業以防災為名義,否定了巷弄存在的必要性。此舉引發了居民的強烈反對,內務省則為了說服居民而苦思對策,製作了多款海報,訴求巷弄密布的傳統街區具有無法因應今後都市生活的前近代性,而且衛生欠佳又危險。於是,自江戶以來持續作為下町群聚空間的巷道遂不復存在,由運用了近代造形手法的鄰里小公園取而代之。

這樣的現代主義都市計畫,基本上是建立在對於過去的否定之上。透過當時所打造的小公園照片可知,這氣勢盛大的嶄新公園設計與衣著打扮一如既往的孩童之間,隱約呈現出一種失衡的對比趣味(圖1)。儘管如此,在市民已經能夠運用這類戶外都市空間的背景下,可以肯定的是,自江戶以來就「居於都市」的下町庶民,其生活意識與人際關係仍然在此濃密延續。從中亦可看出當時正積極接納歐美的新思想,市民對於都市社會生活的關心與參與度也更為提高。而也正是在大正末期、昭和初期獨有的新舊元素相互激盪下,才能有幸創造出這類在日本近代史上絕無僅有的優質都市公共空間。

圖109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提供
圖1:當時的小公園風景(《帝都復興史》)

不過,這些小公園的用途並未局限於原本的設計概念。公園內的公共廁所在當時可說是特別乾淨舒適,附近居民每天早上都會前來排隊盥洗,甚至在昭和五年(一九三○)發生經濟恐慌之後,成為了失業者與流浪者聚集的所在。但據說對當時思想進步的公園課而言,這樣的現象代表的是小公園已被視為地域廣場來使用,所以對此欣然接受。

那麼,這些小公園又是運用了哪些新穎的造形手法呢?幸運的是,透過當時由東京市公所發行的《公園案內》,我們仍可一窺小公園的詳細構造。

圖110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提供
圖2:現今猶存的小公園(十思公園)
圖111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提供
圖3:蠣殼町公園平面圖(《公園案內》)

小公園的基本設計方針相當值得讚許,其既不受限於以往的景觀設計樣式,亦不仿效外國的形式。有別於現代的都市設施大多是套用標準設計,設計者較難自由地規劃;當時雖然在構造元素及其所占面積的比例方面,也需要把握住大原則,但各地的小公園都是在因地制宜而又別具創意的設計下誕生的。也就是說,小公園是設計者在充分掌握了用地形狀、與道路的連結方式、甚至是位於山手地區時的地勢起伏等各種條件後,才發揮巧思規劃而成。這靈活應變的態度,也不禁讓人聯想到日本傳統的景觀設計意識。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