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我还没被社会淘汰,还年轻
潘水凤和老伴张季雄 社区工作人员指导邵阿姨用手机软件 杭州三墩镇,金禹社区,年人年轻一间十几平方米大的还没会淘活动室里,齐刷刷地坐满了35位老人。被社 他们一边听课,汰还一边摆弄着各自手中的手机智能手机。戴着500度老花镜,年人年轻67岁的还没会淘邵荣珍坐在第三排,谨慎地在手机上亦步亦趋地操作着,被社她时不时把眼镜摘下,汰还抬头看看屏幕上的手机指示。耗时五六分钟,年人年轻她开心地看见,还没会淘手机中果然多出一个名为“杭州城市大脑”的被社APP。 “老师只讲过一遍,汰还我就记住了,感觉自己越老还越聪明了。”邵荣珍笑着说。手中这部手机,用了四年了,她还是第一次自己下载安装APP。 这里,一场“银龄潮课”正在上演。前后两小时,在三位老师的辅导下,这群银发老人如愿开启了他们的“数字生活”。 15公里外的和家园社区,30位老人展开了一场“数字生活擂台赛”。购物、打车、坐公交、找厕所……围绕各种数字生活场景设题,他们在分组比赛中提升着使用智能手机的本领。 迈入老年的他们正试图摆脱“数字鸿沟”的困境,跟上社会的脚步。这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复杂的心情。 失落:不知微信是何物 得意:如今是社区群主力 尽管“触网”已达6年,但在邵荣珍眼里,揣在兜里的那部智能手机,依旧是个复杂且潜在诸多风险的设备。 2013年,为了帮儿子儿媳带孙女,她和老伴从湖州的乡村搬到杭州生活。第二年,她拥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她喜欢跳舞,在居住的白马尊邸小区里,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广场舞圈子。不时有一起跳舞的人和邵荣珍说,“我加你个微信吧。” 她愣住了,“一开始不知道微信是啥,后来知道了,可我儿子说那部老年机装不上微信。别人都有微信,可我没有……” 邵荣珍回忆说,当时,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2016年,儿子为邵荣珍买了部OPPO手机,她才有了自己的微信号。儿子帮她在手机上下载好各式APP,也教会了她怎么在手机上用微信、手写打字、听歌、看视频,却唯独没帮她开通移动支付,“我小学毕业,没什么文化。他担心一旦给我绑定了银行卡,我会上当受骗。”邵荣珍说。 于是,尽管拿着个智能手机,但买菜时,邵荣珍还要满兜找零钱;出去吃饭,别人都手机支付,她还在掏现金,“那种感觉不舒服,觉得自己很落伍。” 于是,她又花了一个月时间研究,明白了微信、支付宝的使用,“现在,出门买东西都不用带现金了。” 手机用得越来越熟练,邵荣珍在大大小小的微信群里也活跃了起来。逢年过节,她和大家在微信群里接力发红包;群里有人遇上困境,她还会成为发起人,号召大家一起捐款帮忙。就连月初社区里开设的那场“银龄潮课”,也是邵荣珍把报名链接转发进群,带动不少人一起报名参加。 “现在,我在社区的这群姐妹中,还挺有号召力呢!”邵荣珍拍着胸脯说,“觉得自己还没被社会淘汰,好像还年轻着,有价值。” 如今,她觉得自己终于真正地融入了儿子安家落户的这座城市,“晚上,我的手机叮叮咚咚地响,老伴就在一旁说我,‘就知道摆弄手机’。” 邵荣珍能听出74岁的老伴言语里的羡慕,“他嘴上说着不要学,其实心里也想会用。” 不过,邵荣珍还是有“盲区”—— 她每周要去一次省中医院,想预约医院挂号,可儿子儿媳出于谨慎考虑,一直说,“去医院挂号是一样的。” 这次,邵荣珍把这个问题带到了“银龄潮课”上。在这里,她自己动手下载安装了“杭州城市大脑”APP,当场学会了在手机上预约挂号。 盲区之二是购物——至今,她仍被挡阻在网购之外,“他们不太想教我网购,担心我搞不清楚尺寸或者付错款,太麻烦。” 儿子儿媳的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两年前,老人在微信上玩小游戏打发时间,不知不觉购买了100多元的道具;去菜场买菜,原本是付17.8元,老人不小心打成了178元……对于手机背后所隐藏的那个复杂世界,邵荣珍心生胆怯,“我用手机一直很谨慎,在淘宝上从没点过‘购买’;微信上,别人发来的链接,我也几乎从不敢点开。儿子儿媳一再和我说,网上骗子太多!” 适应:智能手机得心应手 乌龙:刷脸两次重复付款 和邵荣珍相比,75岁的潘水凤和77岁的老伴张季雄,对于使用智能手机却更得心应手。 西溪里瑾园一幢两室一厅的房间内,从茶几上摆放着的香榧和饼干,到厨房里新鲜的冬笋,再到衣柜里挂着的黑色连衣裙,以及身上穿的加绒裤,都是银发苍苍的两人网购的。 退休前,张季雄在杭州一家家用电器厂进行技术管理,潘水凤则负责行政后勤。五六年前,喜欢琢磨的张季雄就摸索着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宝,并教会了老伴潘水凤用智能手机。 手机丰富了他们的退休生活。每天,他们在手机上可能会花费四五小时,“退休后,我们也不需要帮忙带孩子,空闲时间很多。他在手机上听课,拍照P图,写美篇,我玩小游戏,看看新闻或视频,时间过得很快。”潘水凤笑着说,“有时,我们两人玩手机玩得一抬头,都1点了,还没吃午饭。” 他们也享受在手机上购物的便捷,为两个孙女网淘“宝贝”,成了他们表达宠爱的新方式。 “我打字慢,这些购物软件拍个照就能买东西。”潘水凤随手把手机摄像头对准了摆在茶几上的饼干桶,手机淘宝中随即弹出了同款产品。不过,提到“双十一”,潘水凤摇了摇头,“这种时候我们不会去凑热闹,花里胡哨的规则搞不懂。” 尽管手机操作娴熟,老两口平时却大多只在网上买食物,“不太敢买衣服。买来穿上身,总和网上看见的不大一样。我们又不会退货。”——四年前,潘水凤第一次尝试网购,买了一件条纹长袖衬衫,此后却从没穿过,“根本穿不出去。” 在热情拥抱“数字生活”的过程中,潘水凤也闹出过乌龙。她曾与时俱进地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可前不久,在手机上购物时,却不知为何连续刷脸两次,导致重复付款。 “感觉手机太灵敏了也不好,还是老老实实地输密码付款安全。”从此,潘水凤又将使用不久的刷脸支付功能默默关闭。(记者 张蓉 通讯员 朱银玲 陈健)揣着智能手机的手机老年人:我还没被社会淘汰,还年轻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12-22 09:37:03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长护险扩面重在突破服务瓶颈
- 優化口說技巧:「語調重音」讓你的英語更好消化
- 拉筋與伸展:「拍打拉筋治百病」是否真有其事?
- 電力短缺 烏克蘭工商業將被限制用電
- "冬至日"现"日环食"是"庚子年灾难日"?无稽之谈!
- 烏克蘭基輔拉響防空警報
- 驻蕉岭长潭镇工作队:强标准提质量,擦亮“寿乡品牌”
- FF三季度卖车3辆,收入55.1万美元
- 给生物医药企业“加油” 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服务站挂牌
- 超級星期二吞敗 海莉宣布退選未挺川普
- 疫情之下,读纸质书的人增加了吗?
- 江西高安专项检查大型瓶装液化气站
- 吉林省吉林市:监管服务双管齐下 夯实质量发展基石
- 市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_
- 曾騙富商數千萬! 「酒國昆凌」重出江湖包養網釣台商
- 消防宣传进社区 绷紧居民“防火弦”_
- 【12345便民直通车】个人能否繁殖和买卖鹦鹉_
- 吃哪些食物容易脹氣?雞蛋、豆製品都上榜
- 《千利休:無言的前衛》:日本人認為褪色、老化、乾涸,是無可取代的好東西
- 这些年轻人因拆迁暴富 缘何陷入赌博欠高利贷的陷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