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望飞机”到“俯瞰地球”:当年少年,圆梦太空
一架波音707客机带着轰鸣翱翔天际,圆梦太空一位少年跑出房屋大声喊道:“姐姐快来看,俯瞰飞机又来啦!”姐弟俩躺在门口的地球当年石板上,仰望着飞机从蓝天掠过。少年 在20世纪80年代,仰望飞机成都双流是圆梦太空中国为数不多可以经常看见飞机的地方,这也使诞生于此的俯瞰叶光富姐弟俩,从小就对飞机充满好奇。地球当年 如今,少年当初那名小小少年,仰望飞机已经成长为一名航天员。圆梦太空此刻,俯瞰他正在天宫空间站俯瞰蔚蓝的地球当年地球。2021年12月9日,少年首次执行神舟十三号航天任务的叶光富,还和翟志刚、王亚平一起,完成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 从“仰望飞机”到“俯瞰地球”,30多年坚持,换得少年梦想成真。 看飞机的少年 希望载着姐姐妈妈一起翱翔蓝天 大概很多人的少年梦想里,都会有关乎“天空”和“宇宙”的梦想,叶光富就是这样。若说有什么细微不同,那就是他每天都能看见飞机。 叶光富的姐姐叶亚丹回忆,弟弟小时候就喜欢和她一起看飞机,每当有飞机从头上飞过的时候,他们会看很久很久,“那时候躺在家门口洗衣服的石板上,直到看见飞机消失在云层中。”叶亚丹说,也是在那时候,叶光富对她说:“姐姐,我长大了想当飞行员,载着你和妈妈一起翱翔蓝天。” 叶亚丹回忆,那时候小孩玩具很少,弟弟喜欢做手工,做的就是飞机模型和火箭模型,还经常去了解航空航天知识。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好,父亲在叶光富8岁时离世,姐弟俩一直帮着母亲做一些农活,喂猪、养兔子、养鸡。 在叶光富的成长轨迹中,母亲是影响他一生的人。在叶光富小时候的记忆里,家中都是母亲一个人扛起重担,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早就辍学打工,但母亲让他只管好好读书,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供他读书,母亲包揽了村里种植桑树苗的活,施肥、浇水、锄草、打理,全靠她一人忙活。有一次,叶光富放学归来,看着母亲正一担担挑着水上山灌溉树苗,瘦小的身躯被沉重的扁担压弯了腰,他的心里五味杂陈。这一画面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记忆里,每当遇到困难时,就想起母亲的背影,于是有了坚持的勇气。 50元开启追梦路 被飞行学院录取全家人哭了一场 读高三时,空军招飞的消息传到叶光富的学校。他骑着车匆匆跑回家里说:“我们学校有招飞的了,我想去试试!”叶亚丹回忆,当时家人都觉得机会来得太突然,毫无准备,虽然都想让他去试试,但一时半会却凑不出50元的路费。一番思索后,母亲坚定地说:“去吧,钱我来想办法!”最后家里东拼西凑,才凑齐了50元。 备考期间,为了让叶光富身体状态更好,他的三姨专门多种了几分地的蔬菜,家里也特意给他多留下一些鸡蛋,“我们希望把他身体补好一点,那时候没什么补品,就只能多吃蔬菜、水果和鸡蛋。”叶亚丹说。 个人的坚持和家人的支持终有回报,当得知被录取时,叶光富和母亲、姐姐拥抱在一起庆贺,他还让姐姐掐自己几下,怕这是在梦中。“我们一家人哭了一场。那天晚上,我妈把家里面的菜卖了,买了肉,做了一顿弟弟喜欢吃的回锅肉,那是我们印象里最幸福的一顿饭。”叶亚丹说。 迈出追梦的第一步是幸福的,却也意味着游子将远行。叶亚丹回忆,叶光富乘火车前往长春时,家里人都到车站去给他送行。弟弟是第一次远离家乡,他把每个人都拥抱了一次。母亲没有说太多话,只告诉儿子:“好好地去学去做。” 带着家人的期望,叶光富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学习。 飞行过5种机型 曾在撒丁岛参加15天的洞穴训练 在外求学的叶光富,和家人多以书信交流。叶亚丹回忆,弟弟在信里总是说自己很好,希望家人不要担心。“每年春节见到弟弟,他都是越发成熟稳重。”叶亚丹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相关介绍,2000年,叶光富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后,10年间,由于工作需要,平均每两年调动一次,辗转了多个省份,飞行过5种机型。每换一种机型,每换一个单位,一切就得清零,从头学起。“可是无论到哪儿,我依然热爱飞行事业,依然热爱这片蓝天。”叶光富说。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时,叶光富报名,他渴望飞向更深邃的太空。 首批航天员李庆龙作为考核小组成员之一到叶光富的单位走访时,他翻看叶光富的履历后,称赞道:“经历频繁调动依旧初心不改,热爱飞行,他一定是个对事业坚定执着的人。” 2010年,叶光富正式加入航天员队伍。“他的训练内容从来不告诉我们,后来才从电视里知道像8G离心力这样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叶亚丹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介绍,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曾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的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在撒丁岛高山深处的洞穴里,没有阳光,没有声音,连食物的选择也十分有限,这种与太空类似的极端环境,是评估和锻炼航天员的理想场所。叶光富每天负重行进5小时以上,或在悬崖峭壁中攀爬,或在垂直的深洞中升降,或游过暗藏危机的河流,步步惊心。 叶光富作为关键项目勘探组负责人,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协助下完成了两个洞穴分支勘测任务,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他还获得一处洞穴通道的命名权,将其命名为“Guang Ming Gallery”,即“光明通道”。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升空,叶光富与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一起,奔赴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成都双流那位曾经“仰望飞机”的少年,终于圆了自己的飞天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杨霁月从“仰望飞机”到“俯瞰地球”:当年少年,仰望飞机圆梦太空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2-10 09:52:00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群星”荟萃架天梯 银河拱桥迎最佳观赏季
- Coldplay宇宙完整釋出,大家跟上了嗎?
- 四大主軸、三新基金、南島園區,劉櫂豪要打造台東未來願景
- 天冷易受寒,發泡錠深受喜愛,當心療癒氣泡中藏「鈉」危害!
- 迪卡侬因生产销售不合格短裤被罚
- 立院初審政治檔案條例,屆滿40年解密等關鍵條文無共識,全案交由黨團協商
- 敢與眾不同——奧美集團策略長葉明桂的大人學
- 尋覓BDSM群體容身之所,門的另一端:「走進社區的BDSM空間」活動後記
- 响应面法优化白芷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二)
- 突破電商紅海逆勢成長!「2018台灣成長駭客年會」國內外高手齊聚暢談AI
- 中國與菲律賓的緊張關係,是否會成為南海區域衝突的導火線?
- 嚴選日本銷售12年髮品 「綺麗製作所」打造獨特日式時尚美學
- 借鉴推广雅安经验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工程穿越水域且比鄰石灰岩地景,越南下龍灣保護區建飯店計劃遭喊停
- 魏明谷化身小巨人發表〈一起做對的事!〉競選影片
- 符號美學與藝術哲學︰藝術是為了表達自我?表達了又有甚麼意義?
- 花园社区:筑牢反诈“防护墙” 守护最美夕阳红_
- 《失去的喜悅》:失去右眼之後,我學會用健康的左眼更認真看待所有事物
- 科技部聚臺灣各界AI好手,23日爭奪2000萬獎金
- 【滿文24節氣】小雪是皇室取得各地土產的時節,「打圍進鮮」硬是被鴉片戰爭中斷兩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