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赤霉病高效育种技术取得新进展
记者4月21日从河南省科技厅了解到,小麦新进由该省重大科技专项——“抗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专家组绩效评价验收。抗赤这标志着河南种业在破解黄淮麦区小麦生产难题上取得重大进展。霉病 “赤霉病又被称为‘小麦癌症’。高效赤霉菌侵染小麦籽粒后产生的育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技术赤霉病防治一直以来是小麦新进一个农业难题。病害发生后再打药,抗赤效果往往不理想。霉病”该专项主持人、高效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研究员胡琳解释,育种受农田耕作方式变化和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影响,技术近年来赤霉病在河南逐步发展为常发病害,小麦新进已成为河南小麦产业“心腹之患”。抗赤 2020年,霉病河南省科技厅启动该重大科技专项,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牵头,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经过3年协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建立了适宜河南省的小麦抗赤霉病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应用该技术体系,项目成员单位先后育成郑麦9134、豫农904、宛1204、漯麦47等13个抗(耐)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通过品种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带动,该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已超500万亩,为丰富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类型、消减赤霉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通过项目育成的高产优质绿色小麦品种郑麦9134、豫农904等,兼具抗赤霉病和适合制作我国大宗面制品的优异特性。使用这些小麦品种加工的面条或馒头食品评分达85分以上,深受种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欢迎。 “目前,项目创新成果正加速应用于生产实践。”河南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说,“更重要的是,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小麦品种改良打通了路径,指引了未来攻关方向,对进一步巩固我省小麦育种及小麦产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辽宁:二季度发布72项地方标准
- 芦山县发现史前遗址 改写青衣羌历史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出台19条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甲醇中二硫化碳溶液标准物质:为化学实验提供准确依据
- 审计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地方统筹整合使用存在难度
- 第二届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标准化合作联席会议在武汉召开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北仙桃:开展预付卡和校外培训专项整治显成效
- 市财政局接受芦山地震捐赠资金情况
- 一字之差,一场变革:一年内超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更名
- 小记者穿战斗服 体验当小小消防员
- “反诈宣传服务令”:“现身说法”的缓刑人员社区矫正
- 聚焦双11•购物更有谱
- 交通被激活商业在复苏…武汉市民开始回到正常生活
- 事假怎么请、能请多长?企业、劳动者双方要商量着定
- 幼儿园为山羊发“讣告”是生命教育的生动范本
- 一测多评法测定羊肚菌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二)
- 盗窃使用中的电缆线 判八年
-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小时代》
- 6岁娃充2.7万元玩游戏,谁之过?
- 福建泉州公布15起免罚轻罚典型案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