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給精神科住院醫師的應試建議:不要因為不想當醫師,所以應徵時裝作想成為精神科醫師

文:李俊宏(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

醫院趁著補假日完成了住院醫師的給精甄審。

由於我們是神科試建師所時裝師精神科住院醫師應試的尾聲(每年大概都是放在後端,放太前面呢,住院作想應徵到的醫師議不因為應徵如果又被其他友院選走,不來也尷尬),應當醫今天聽了不少孩子們的不想心聲。

你們都很優秀,成為是精神我們口袋裡面的資源不夠多,如果可以的科醫話,我也希望多錄取幾位。給精

明明我們的神科試建師所時裝師公衛業務很多,但國家給我們的住院作想額度就是這樣(好希望再給我們多一、兩個額度啊),醫師議不因為應徵所以一定有一些遺憾,應當醫每間醫院都一樣,不想希望你們未來都能夠發展得很順利。

接下來是我的一點建議。下面吃了誠實豆沙包慎入。

你有甚麼優勢?

首先,你要明白你的特質跟想要的是甚麼,當然環境有他的限制,你可以依照環境的限制做一些調整,但你沒辦法變成另外一個人,硬要裝是不可能裝得像的。

在你面前的,是一輩子都以觀察人為職業的老師。不要因為不想當醫師,所以應徵時裝作想成為精神科醫師。

如果現今的精神醫療,不是你想像中的樣子,而且不是有辦法在幾十年內變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還是,精神醫療只是某個意義上的容身之處,或許,你也可以考慮其他科別。

特別是,在競爭很激烈的時候。

再來,我聽到很多孩子說,沒有應徵到是因為論文不夠、成績不好。我告訴你,每家醫院的屬性都不一樣,你已經出社會了,成為社會人,要了解社會競爭的本質,職場競爭,要展現的是你的優勢。

你想想,就算到了醫學中心要比論文,也不是有就好。

今天如果來的只有十個,中間有一個發表過論文,那可能很突出,不過很可惜的是,現在是一個論文通膨的年代。我曾經聽過來的人四分之一有論文,接著要看論文的點數、跟的是哪一個老闆。

那,你就想,白色巨塔裡面,究竟要的是那幾張紙代表的點數?還是甚麼?

到了這個程度,有可能是你實習、PGY(post-graduate year training,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才起跑就有用的嗎?除非你天生神力。而,要弄清楚這個遊戲規則裡面,說得上話的是哪些人,也不是你看共筆看得出來的。

有的孩子還說,如果今年沒應徵到,要gap一年去寫論文(我的天啊,你不如這一年努力加強像甚麼好操耐用、內外兼修的特質來精專醫院吧)。

其實,問題從來都不在於你沒有論文,或是你只有一兩篇論文。

許多孩子的起手式,常常會是我在實習、PGY的時候,照顧過的哪幾個病人讓我印象很深刻。我們目前的學制,訓練出不少說故事高手,但就如同前面所說的一樣。

坐在你面前的老師們,照顧過的病患,比起你所說的那一、兩個,那真的是多太多了,你要思考的是要透過這些個案,展現出你的哪一些跟其他應試者相比更好、更適合的特質。

要是每一個都是「用心聆聽」,說真的,那跟實習生寫的報告差不多,是沒辦法展現你的特殊性的(你已經不是實習生了,不是PGY了)。

如果你應徵的是腫瘤科,展現你「用心聆聽」,那會有醫聖的特質。很可惜,你應徵的是精神科,得展現更不一樣的特殊性。例如,你除了用心聆聽以外,有注意到病患的全人照護,在照護過程中還能協助學長姐解決內外科問題(你去apply內科會強調胸腔科看X光片比賽,你以為精神科就用不上嗎),那就會讓老師印象深刻(當然,你要應徵醫學中心可能可以有不一樣的特質說明)。

有時候要反過來想,會談技巧、精神病理、精神藥理甚麼的都是入行還可以訓練的,但是有哪些技能與態度是入行前,院方希望你帶進來的(最近國衛院成癮訓要送醫師去學超音波給大家參考)。

個別準備而非一招打天下

如果沒有學術根柢(其實這是可以訓練的,入行時有沒有一點都不重要,反而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親切和善(病患、家屬的評價,像病患家屬的要求如何處理)、好操耐用(例如照護個案、支援哪邊、急診值班量)、合群肯協調(醫療團隊的評價,像晚上call你都怎麼處理),也是很重要的特質。

一定會來,能早點來,對我們來講,也很重要。之後,則是你面對你未來就業職缺的尊重。

至少,你要稍微打聽了解一下工作環境的狀況,這就好像你今天走半導體產業,不管去台積電還是聯發科,你至少要知道是做IC製程還是設計吧。以精神科住院醫師來說的話,主要業務有哪些?照顧床數?值班數?薪資待遇?訓練歷程?教學的狀況?師長有哪些人?

如果有時間,履歷可以的話,稍微改一下。

不同的屬性的單位,不要同一份打通關,比較會讓該單位認為你鎖定這個地方排序在前面,具有相當高的動機。

面試的時候,稍微準備一下,這些內容應該都可以找得到,一問三不知,很容易變成是來碰運氣的。就好像,有些孩子老愛說我很喜歡做研究,當我反問:「那你有沒有查過這邊的老師,有在做哪一方面的研究,比較想跟哪幾位老師請益」時就在搔頭一樣。

我是做動機式晤談的。你動機停在哪一期,我是看得出來的。

最後,畢竟你應徵的是醫療的職缺,雖然你會的才藝可以成為忘年會的表演項目,或是你的文采可能會加深我們的印象,但那絕對跟這個職缺無關。

當你把作品集拿給我的時候,反而我會擔心的是,你會不會跟冨樫老師一樣,因為要取材就長期休刊了。

把評分表交出去後,其實很難割捨,希望今天看到好幾位相當優秀的年輕人,都能繼續堅持下去,精神醫療的未來在你們身上。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