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考研生被热议 高等教育不只属于年轻人
近来,大龄大龄考研又成了热点议题。考研在社交媒体上,生被属于一个女孩写下母亲45岁考研上岸的热议人故事,引发网友关注。教育与此同时,年轻一些“大龄”考研生也走进公众视野。大龄 对此,考研有网友觉得生活本就不易,生被属于中年人这是热议人在加剧内卷,跟年轻人抢研究生名额;有人则觉得这位母亲很励志,教育是年轻独立女性的典范,人就该不服输、大龄不服老,考研有梦就去追。生被属于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的挑战不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千万量级的大学本科生在毕业后如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同样令人惊叹的是,2017年,参加研究生统考的考生就已突破200万人,报考2022年入学的研究生考生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60余万人。 而在如此巨量的考生当中,一些“大龄”考生参加考试并被成功录取,说明我们的社会正越来越多元化,人们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途径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二三十年前“一考定终身”的狭隘认知中了。 有人说,研究生需要年富力强,这样才能心无旁骛地做实验、刷文献、发文章。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笔者曾于北美求学6年,历经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彼时常常为身旁或两鬓斑白、或儿女已入读高中的同学所震撼。在读研期间,同学中常有已经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们有的是为提高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有的则只为追梦而报考就读研究生。一位年近50岁的同学,与20多岁的竞争者们一样,经历了颇有难度的GRE考试,准备了详尽的申请材料并最终获得了东亚区域研究专业的录取。在一门中国科技史的博士研讨课上,我还遇到了一位年纪比教授还要大的“大龄同学”,他一边打工一边读博,怀揣研究清史的梦想继续求学。 和20岁出头的年轻人比起来,大龄研究生常常有着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更加笃定清晰的研究方向,以及更强大的抗压能力。此外,许多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在面对飞速变化的行业时可能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希望能更加系统地进行学习,对某个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带着这样的目标重返高校读研的职场人,往往还会把研究的结果带回职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诚然,放眼全球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大龄乃至高龄学生并不是多数。但是,能够给予他们机会报考并最终录取的地方,往往拥有更活跃的经济发展,更可爱的学术氛围,更包容的社会环境。 因此,我在“大龄考研”这个事情中看到的,是中国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去突破限制,去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年龄、性别、身份禁锢,为知识、为理想、为更好的平台、为能创造更高价值的工作去学习提高的时候,个体的微光就会汇聚成群体的力量,进而拓宽社会的维度,促进社会的流动性,释放更多的机会。 社会对待教育与学习的态度,也应当放下关于年龄的固有成见。教育与学习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必须的。在不断革新的社会中,终身学习是让人保持竞争力和清醒头脑的方式,也是人之为人的巨大乐趣。 2005年,金庸先生在81岁高龄时获得剑桥大学荣誉博士的情况下,还能按部就班申请剑桥大学的硕士,并于2006年完成硕士论文,2007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老人家这还嫌不过瘾,于2010年完成博士论文《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耄耋之年的金庸先生尚能有如此活力,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45岁的母亲读研,又有什么不妥呢? 权奇也“大龄”考研生被热议 高等教育不只属于年轻人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07 09:15:3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评论:“点对点”返岗无需隔离,为农民工复工清障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 歐盟擬投資5840億歐元改善電網
- 清华、北大强基计划招生开始报名
- 福建公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 民调:只有奥巴马妻子米歇尔能击败特朗普
- 突發!一艘疑似中國籍貨輪沉沒 韓國海警向中方通報
- 泉州市直党群系统:争当先锋模范 服务“五个泉州”
- 9月将至,这些新变化事关孩子、票子和房子!
- 作品一旦出来,时间就在我这儿了——对话陈佩斯
- 圖像對話與療癒:尼采、佛洛伊德和榮格談自我探索與藝術救贖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为何变多?应该如何预防?
- 教育科技企业扎堆“进军”图书出版,教辅、童书的生意经好念吗?
- “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不该还是一个问题
- 2月26日,多地公布2024年考研初试成绩
- 台北市議員鍾佩玲確診! 感嘆「今年母親節真是不平靜」
- 聚焦双11•购物更有谱|北京召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联合座谈指导会
- 农技驿站注入“源头活水”,“电商+科技+服务”助力产业兴
- 美國阿拉斯加小鎮公路山崩 恐怖瞬間曝光!
- 满树繁花惹人醉市区街头春意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