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渔光互补”模式,深汕新园村实现“养蚝+发电”双丰收
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新园村,曾经荒芜的渔光互补滩涂地如今正成为村民的“聚宝盆”。这里不仅建立起规模化的创新村实生蚝养殖产业,近期还巧妙地利用咸淡水交汇的模式鱼塘资源,引入光伏发电项目。深汕 这一“渔光互补”的新园现养创新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生态+产业”双丰收,电双成为深汕探索乡村振兴的丰收生动实践。据悉,渔光互补该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在今年3月实现并网发电,二三期项目也将进行同步施工,未来或成为新园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新园村生蚝养殖基地。 从滩涂荒芜到“蚝”门崛起 新园村地处咸淡水交汇处,水质洁净、饵料生物丰富,是养殖生蚝的天然良场。然而,这里部分鱼塘和滩涂曾一度处于闲置状态,农渔业产品单一且产量不高。 两年前,“蚝山蚝水蚝风光”项目启动,深圳海物茂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新园村达成村企合作,流转了1000亩水塘和农地,助力当地形成了产业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当地村干部介绍,该项目给村集体带来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创造了上百个就业岗位。 产自深汕的鲜美蚝肉。 为何选择了新园村?据了解,该村拥有15度咸淡水环境,培育出的生蚝以肉质鲜美、腥味淡薄而闻名,单只蚝肉可达成人手掌大小,市场上每斤售价达60-80元。“春节前捞蚝卖鲜货,节后进行蚝干深加工,‘一蚝两用’实现更大收益。”养殖户林世团说。 “渔光互补”点亮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养蚝产业初具规模后,新园村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借助咸淡水交汇的地理优势,鹅埠镇、新园村及深圳海物茂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了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合作意向。 据介绍,该项目总建设规模5.9MW(兆瓦),总投资约4800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占地约100亩,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预计今年3月实现并网发电;二三期项目也将于近期开始施工。 安装在滩涂之上的光伏板。 相关技术方表示,光伏发电部分,每年可贡献清洁电力约750万度,年电费收入约340万元;渔业养殖部分,每亩产值约5500元。项目投产后,折算下来每亩产值约可增加3.4万元。“未来每年可为村民带来约10万元的土地租金收入。”新园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吴炫锋说。 深汕新园村“上发电、下养蚝”的立体经济模式,是广东乡村多元业态的一次有益探索。从“靠海吃海”到“向光而生”,不仅擦亮了当地“蚝村”品牌,也为接下来农文旅产业的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撰文:陈相成 来源:南方农村报 部分内容、图片整理自深汕发布、深圳新闻网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香港食安中心:预先包装急冻龙虾样本防腐剂二氧化硫含量超出法例标准
- 枞阳在线新版上线暨微信公众号开通两周年座谈会召开
- 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安徽省反馈督察情况
- 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办法
- 你在经历独处时光吗?六成受访者建议独处时做好规划
- 铜陵市2017年军粮供应应急预案演练在我县举行
- 金山路小学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 市卫计委调研指导枞阳县医养结合工作
- 【新华网】林间种下一粒果 链起产业致富路_
- 全县公共娱乐场所消防法律法规培训暨应急演练现场会召开
- 众志成城 筑牢防汛“安全堤”
- 画鸡名家王韬闰来铜写生 央视跟拍三天
- 全市一季度消费市场活力满满_
- 县委宣传部部署安排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
- 我县举办2017年五人制足球比赛
- 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办法
- 中超外援、韩国国脚孙准浩在中国被刑事拘留,外交部回应
- 池州长江大桥有望后年通车
- G347白荡闸大桥完成投资总额60%
- 县气象局发布降雨实况通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