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常覺得頭暈噁心?醫揪「1飲食習慣」惹禍 也別邊吃邊喝湯
一個剛從國外旅遊回來的飯後男性到診間諮詢:「在國外旅行那段期間,吃完東西常常會覺得頭暈噁心,常覺吃邊但好像回到台灣飲食就又恢復正常,得頭到底發生什麼事?」 腸胃科醫師鄭泓志看了一下病歷,暈噁發現他以前有動過胃的心醫手術,於是揪飲就問他說,是食習不是他在國外主要都是以「甜食」為主,他聽完點頭如搗蒜,慣惹那你可能是禍也喝湯有輕微的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 鄭泓志說明,別邊傾食症候群最常見是飯後發生在在胃切除手術後,胃部體積變小,常覺吃邊儲存食物的得頭能力也下降,導致進食過快進入到小腸,暈噁造成胰島素瞬間大量釋放引發低血壓和低血糖,心醫同時大腦的血流量下降也會造成頭暈、虛弱感等,甚至會出現盜汗、手抖、心悸的症狀,形成傾食症候群。 但其實正常人也可能會有傾食症候群!這類的人多是因為短時間吃了高糖份物質,導致食物在胃的滯留時間大幅下降,直接進入小腸,誘發胰島素大量分泌的結果。鄭泓志提醒,傾食症候群的人其實不用擔心一樣能自由自在地享受美食,只要稍微調整飲食習慣,先吃一點蛋白質再開始進食,配合醫囑補充營養品或服用藥物即可。 ▲飲食調整: 1.低糖和低脂、高蛋白飲食:避免攝入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最好每日不超過120公克),同時增加蛋白質的攝取,因為蛋白質會增加食物的胃滯留時間。 2.避免高刺激性食物:如酒精,太冷、太熱或調味太強烈的食物。 ▲改變進食習慣: 1.細嚼慢嚥:慢慢吃有助於減緩食物進入小腸的速度。 2.不要邊吃邊喝水/湯:進食時攝入大量液體會加快食物通過消化道,建議飯後30-60分再飲水。 3.少量多餐:減少每餐分量,三餐調為六餐,可以減輕胃部負擔。 ▲藥物治療: 醫生可能會開一些胃動力藥物,如Octreotide acetate,可以改善胃排空食物的速度,並抑制胰島素分泌。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甜食吃太快 小心頭暈心悸找上門
發現自己有傾食症候群怎麼辦?
·超商「1食品」吃了恐害狂暴式進食!營養師教解方 小心5食物看似清淡卻加過多鹽
·吃飽卻嘴饞又想吃東西? 營養師揪「4種假性飢餓」:吃飯做1事中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下线
- 開課前發出這份問卷,4 招幫助你的線上課程募資輕鬆達標!
- 後疫時代加速數位轉型 服務型機器人提升機場營運效率
- 公平在心,待客如親:臺銀人壽高齡及身心障礙等弱勢消費者服務及保護措施
- 长护险扩面重在突破服务瓶颈
- 網上不停流傳作票影片和訊息,中選會:已彙整相關事證,移送檢警司法機構查辦
- 貫徹五感極致,成為時代藝術──定潮
- 【國際新聞圖輯】日本稻荷神社「泡冰水」祈福、印度男子馴牛運動「轉大人」、肯亞國家公園犀牛大搬遷
- 安徽建成省级及以上智能化煤矿28处_
- 《圖書館生滅史》:如今圖書館不再拒絕言情小說,更有網路專文教導館員如何推廣
- 趙少康:當副手比自己選難上不只10倍,國民黨應改革否則會越來越難選贏
- 北京整頓網遊草案網頁消失,中國遊戲股走高;專家:仍會推管理辦法,但規範較彈性
- 洪水淹死的奶牛,灾中断裂的生计
- 僅僅是改變對待衣物的方式,就能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伊萊克斯 x Rave Review
- 《浩蕩英華》:18世紀英國農場的眾多工作中,「牛奶女工」是一個格外突出的存在
- 【對談】複製人會夢見複製羊嗎?探討科技、哀惋命運的漫畫《九號天鵝》作者六牧來回答
- 陈临春担任2021年总台春晚总导演
-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毛澤東多次試圖以馬克思之道勝過馬克思,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 菲總統小馬可仕賀台灣完成選舉,中國卻抗議並要小馬可仕「多讀書」、「不要玩火」
- 「大宅豐鼎」改寫豐原天際線,成就絕無僅有超越之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