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山路普查建档工作启动 750处骑楼将有“身份证”
市区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启动—— 750处骑楼将有“身份证” 位于中山路的身份证“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旧址 核心提示 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泉州骑楼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中山作启市区中山路,是查建我国现有保存最完整,也是档工动处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身份证《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施行后,泉州骑楼鲤城区正式启动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中山作启全面梳理中山路骑楼建筑基本信息,查建建立保护档案,档工动处实行动态管理,身份证为今后的泉州骑楼建筑保护修缮提供实时动态信息。□记者 殷斯麒 通讯员 朱莹 庄阳 文/图 全方位采集数据 建立抢救性保护建议名录 “中山路有差不多750处骑楼建筑,中山作启目前我们第一手资料已经收集到了。查建” 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信息所工程师曾桂林告诉记者,档工动处目前正在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将进入第二轮调查,对重点建筑进行深入调查。 本次普查建档工作主要对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责任人、产权情况、使用现状、修缮加固以及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等信息进行记录。普查时,工作人员会通过测绘、摄影等方式对建筑方位、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等数据进行采集,做到真实完整、全面客观地反映骑楼建筑保护状况。 据了解,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预计在年内完成。下一步,鲤城区还将开展新一轮的历史建筑认定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历史建筑进行现场复核、复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形成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对历史建筑价值高,但保存状况不佳、房屋整体出现险情的,建立抢救性保护建议名录。 追溯历史原貌 让骑楼建筑信息更加完整 位于中山路355号的“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创办于上世纪40年代,是泉州书香世家陈盛明兄弟从事南洋、台湾及闽南地方史问题研究的图书资料机构,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曾经的资料馆已于1946年迁往厦门,而位于泉州中山路的这处建筑遗址依然完好保留下来。在住户李先生的带领下,鲤城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以及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走进建筑内部,仔细查看了建筑现状,了解房子的产权归属、保护修缮等方面情况。 拱券、罗马柱、花砖、山花墙……融合中西方建筑元素的骑楼建筑饱经岁月风霜却光彩依旧。“中山路是古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有义务进行维护。”近几年,李先生和家人也通过在屋顶做防水等方式,对房屋进行加固,及时修复老化部分。 “我们会对骑楼的建筑、文化、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现场考察。”曾桂林介绍,在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中,会先通过社区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再通过现场调研以及和业主座谈等方式来收集、充实骑楼建筑的信息。“因为有些建筑历史久远,我们也会访问一些专家、老者,通过各种手段来收集资料,让录入的建筑信息更加完整。” 中山路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承载了泉州人重要的城市记忆。目前,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这条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建筑精华的老街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现代版“庖丁解牛”令人叫绝 网友:下刀如丝般顺滑
- 泉州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配齐紧急报警装置
- 中心城区安排13家医疗机构接诊“红黄码”患者
- 泉州市全力以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 同比下跌5.6% 7月份我市PPI跌幅创新低
- 泉州开始清理长期封存的公积金账户
- 暖心!致敬这群战疫“CP”
- 泉州有“福”之地600余个 福在泉州 “泉”民共享
- 广西玉林深化“政银企”合作 提供“一站式”质量服务
- 长假最后一天车流量大 泉州高速多处通行缓慢
- 泉州清源山景区打造樱花观赏园
- 泉州:多措并举促工业经济“开门红”
- 万科董事会换届,深铁、万科平分席位
- 泉州今年新启动改造189个老旧小区
- 居家锻炼生活技能 泉州广大学生变“劳动小达人”
- 爱心接力护考 隔离点高三学生顺利参加省质检考试
- 采耳速成班宣称最快一周拿证
- 观赏精品花灯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探营
- 6月30日前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财政有补助
- 加强文化场馆建设 提高群众获得感 阮诗玮来泉调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