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遭高管烟头烫脸”引关注 如何规避职场欺凌?
近日,公司管烟关注一则“公司员工遭高管烟头烫脸”的员工新闻持续发酵,并引发公众对于“职场欺凌”现象的遭高关注。 陕西西安某公司员工刘某通过网络讨说法,头烫称自己被所在公司高管故意用烟头烫脸。脸引凌 据刘某反映:今年2月5日晚,何规公司组织员工聚餐过程中,避职公司陕西项目组负责人高某亭多次对自己进行言语挑畔:“我从小就喜欢杀个鸡,场欺宰个羊,公司管烟关注一定要出血,员工让它意识到疼……公司业绩整体不好的遭高时候,我就要收拾刘某这种不听话的头烫人……”并两次将燃烧的烟头按在自己脸上,还问“疼不疼……这样你才能长点记性!” “这是脸引凌对我的故意伤害和侮辱,公司10多名同事目睹了此事。何规”深感屈辱的避职刘某当即报警。当晚,医院出具的诊断病历显示:刘某右侧面颊可见两处不规则烫伤区。 事后,高某亭称自己酒后过激,多次希望沟通化解;其公司也对高某亭作出责令公开检讨、向刘某道歉及扣发3个月薪金的处理决定。然而,刘某认为,如果自己在工作上存在失误或过错,公司可依章处理,这样的暴力行径“自己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事件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工作重要,还是尊严重要?”“这种行为已涉嫌违法,应该受到严惩”…… 网友的持续发声推动了事件进展:3月23日,涉事公司宣布免去高某亭所有职务。公安部门于24日通报:因涉嫌故意伤害罪,高某亭被依法刑事拘留。 遭到领导孤立排斥、公然侮辱、忽视指责,被要求陪酒、陪舞,被扇耳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场欺凌事件被曝光。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有没有约束“职场欺凌”的相关条款?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进行有效维权?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褚宸舸就此发表了看法。 褚宸舸介绍,“欺凌”一词的本义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国法律规范层面的欺凌概念,只在最近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出现过,主要针对校园欺凌行为。如果套用校园欺凌定义,所谓的职场欺凌,就是发生在工作场域的、长期或多次的欺凌行为。 褚宸舸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我国法律层面尚无专门的职场欺凌概念,但职场欺凌行为的结果,按照行为方式和产生的危害,是可能构成侵害并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的。“比如,对民法典保护的人格权、健康权、财产权造成侵害后,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手段恶劣、危害大,则有可能面对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处罚。 褚宸舸指出,过去,职场欺凌事件中比较多见的是领导对员工进行性骚扰或精神伤害。“公司员工遭高管烟头烫脸”事件由于不是经常性、长期性行为,定性应为一般伤害行为,按照司法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目前,公安机关按照故意伤害立案,也不排除可能构成侮辱等罪名。” 褚宸舸提示,如果受到职场欺凌,可以根据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刑法相关规定进行维权。在司法实践中,这类案件一般“调解为主、诉讼断后”,通过单位、公安机关或人民调解委员会无法调解的,可以选择诉讼途径。 “实际上,在职场欺凌事件中极具危害性的,还有更多隐性类型。”有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者提出,比如在工作上被吹毛求疵、被负面地‘另眼看待’、被布置过重的工作等,由于形式比较隐蔽,很多从业者在遭受欺凌时并不自知。这些深埋于职场中的“隐形炸弹”,将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要规避职场欺凌,有待于从业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公司员工遭高管烟头烫脸”引关注 如何规避职场欺凌?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3-26 10:15:2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天工”“小巨人”备战中,人形机器人半马最新剧透→
- 新学期通学公交试点再增四区
- 凤台县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精准施策助力食品企业复产复工
- 证监会重磅发声!债券发行迎新规 这些“常见行为”被明令禁止
- 汉阴法院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 展示乡镇魅力 助推乡村文化蓬勃发展
- 小額投資眾志成城|天下雜誌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向前赶】省域副中心的产业新赛道_
- 救助显担当 关爱润心田
- 上周青岛二手房成交1195套“稳成交”成市场主流
- 泉州天气乍暖还寒 冷空气依旧“虎视眈眈”
- 福建泉州公布15起免罚轻罚典型案例
- 浜氶┈閫婇洦鏋楀彂鐜?69涓柊鐗╃ 铔涘舰绾插姩鐗╂渶澶歘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读懂夜校走红背后的文化需求(金台随笔)
- 泉州抓拍“开车接打手机”9天800多名驾驶员受罚
- 安徽首批顶尖孵化器建设发榜_
- 黑白聯手、殃及經濟|天下雜誌
- 24小时清盘!挖掘“日光盘”背后的神秘基因
- 国家卫健委:3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持续向好、总体见效 医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