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东北黑土成因
记者3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国科该所科研人员在东北黑土区开展了大范围的揭示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通过分析采集的东北黑土样品发现,黑土物质最初都是黑土由风力搬运而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atena》。成因 黑土是国科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之一,被誉为“耕地中的揭示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东北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然而,黑土在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成因背景下,东北黑土正受到侵蚀的国科严重威胁。“厘清东北黑土的揭示成因及其沉积背景,将有助于针对性开展东北黑土地的东北侵蚀防治工作。”论文通讯作者、黑土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杨石岭说。成因 此次,科研人员对采集到的东北黑土及下伏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与光释光测试,以探讨东北黑土的成因和沉积背景。粒度分布结果显示,位于东北西部的黑土与黄土高原北部砂黄土类似,表现出典型的风成特征;位于东北东部的黑土与冲积平原上的次生黄土类似,具有后期水力改造的特征。同时,黑土平均中值粒径以及砂含量结果显示,东北黑土自西向东粒度整体由粗变细,其空间分异方向与东北地区尘暴季节的风向完全一致。 “我们认为,尽管东部黑土存在局地的水力改造,但是并没有改变大范围内粒度的空间分异格局,黑土物质最初都是由风力搬运而来的。”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博士生张师豪说。 年代学研究显示,东北黑土主要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以来的全新世,而其下伏沉积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且年龄分布范围较宽(距今1.2万年‒6.5万年)。“该结果意味着,在末次冰期,东北黑土区的地貌条件并不稳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这可能与冰期增强的风蚀以及周边山岳冰川融水导致的水蚀密切相关;而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发育,使得风尘物质得以保存并发育为富含有机质的黑土。”张师豪解释。 杨石岭表示,这项研究对东北黑土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植被对于风尘物质堆积和土壤发育的重要性,适当的植被恢复将有利于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供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国自主研发儿童用磁悬浮“人工心”成功植入
- 豫能控股:拟投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及设立公司
- 受疫情影响蔚来整车生产已经暂停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一季度二手车市场交易量同比下降1%
- 脱细胞菠菜可以作为培育实验室人造肉的培养平台
- 伊朗外长:正在寻求美国解除对伊制裁但相关谈判必须维护伊朗尊严
- 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带电+发电”式消缺全面提升客户“零感知”
- 钟南山:中国当前不适用完全开放开放要逐步进行
- 评论:“点对点”返岗无需隔离,为农民工复工清障
- 大润发首批援沪600名员工到位门店将转型做“生鲜仓”
- 证监会:健全法治形成全方位监管执法体系
-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今日稀土价格指数为352 8较昨日下降3 1点
- 《反垄断法》实施十五周年 | 宁夏石嘴山:强化反垄断知识宣传
- 东方证券邵宇:中美利差倒挂会对新兴市场形成一定压力
- 俄能源部长:俄罗斯煤炭将从欧洲转向替代性市场
- 年内最差公募产品亏33.66%17只QDII收益率均超30%成大赢家
- 安徽10条举措支持“玩”出新花样_
- 浙江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
- 最新最全:上海抗疫保供渠道一览
- 华海药业:奈必洛尔片获得美国FDA批准文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