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
2023年7月17日,生态上海迎来蓝天白云“水晶天”,环境外滩景区天空云卷云舒。部总炳江变 (视觉中国图/图) 2023年,工刘空气质量有所反弹。空气 开年以来,质量质变受扩散条件不利、从量沙尘天气同比增多和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拐点尚我国出现近三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未出影响范围最广、生态污染程度最重的环境跨年重污染过程。 截至6月底,部总炳江变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2%,工刘重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空气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质量质变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重污染天气是当前影响公众蓝天获得感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重污染天数较2013年已大幅减少,但目前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 刘炳江称,将以更多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来冲抵排放增加和气象条件多变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努力实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到《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两个国家级行动计划引领着空气质量的改善。刘炳江透露,第三个国家级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将于近期上报。 生态环境部总工刘炳江 (生态环境部供图/图) 南方周末:十年前,“大气十条”出台,首次对重点区域省份设定PM2.5浓度下降目标,提出北京市在2017年PM2.5平均浓度要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你曾说,“大气十条”的制定过程,是多年来调研耗时最长、争论最激烈也是修改得最多的一次,争议最大的是什么,如何达成了共识? 刘炳江: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是争议最大的一项。各地均PM2.5浓度下降目标曾遇争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反食品浪费暨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大学生竞赛2023年度全国总决赛完美收官
- 避免虎豹潭憾事重演:認識「集水區」是野溪必備的生存之道
- 職場適應不良是怎麼回事?從「做人、做事」的潛規則教你如何解決問題
- 醫師圖文解析「龐貝氏症」:肌肉疼痛、走路變慢、越來越喘,最後可能需要長期仰賴呼吸器維生
- 六安五里墩大桥最新消息
- 【小說】《新兵生活教練》推薦序:柏拉圖的洞穴——給愛麗絲・加樂
- 北宜公路試辦台灣第一座「滾筒式護欄」,可望大幅減少設置路段事故死亡率
- 【書評】《愛人蒸他的睡眠》:愛讓人成為魯夫,變形的身體可以超越極限
- 江西开展山茶油专项整治行动
- 美國16歲女孩遭61歲男子綁架,比出TikTok流行的「540求救手勢」救自己一命
- 電動皮卡新創Rivian有亞馬遜和福特撐腰,IPO集資近120億美元,挑戰特斯拉領先地位
- 解讀2021日本眾院大選:安倍修憲野望能否成真?鴿派岸田會不會「挺台」?
- 在海南和玉米一起“过年”,北京农学院师生春节值守南繁基地育种
- 台灣零售業進入「大者恆大」態勢,應儘速修訂《公平交易法》避免壟斷危害
- 【2021金音獎】特別貢獻獎吳武璋:要怎麼介紹音樂都可以,最重要的是熱忱,我會持續在唱片行裡面
- 走出抑鬱黑洞成冥想導師,將冥想加進舞蹈解放自己
- 芒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二)
- 魚料理兵法全攻略(十二):這種魚的日文名叫「姬鯛」,不過台灣俗名則是白肉蒜
- 被性侵後「放飛自我」到處約砲?深究她們的心理狀態,其實沒那麼簡單
- 《為工作而活》:原始人類面對資源稀缺所發展出的工作模式,形塑了當代人的經濟生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