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科学网—武维华院士: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待完善

作者:陈凤莉 刘声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3-11 10:19:23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武维华院士: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待完善
 “在评价标准上,科学科技重数量、网武维华轻质量;在方法上,院士重定量评价、奖励轻学术评议;在导向上,制度重产出形式、待完轻实际效果;指标体系过于绝对化;评价活动过频过繁……”3月10日,科学科技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网武维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委员说,奖励上述科技研究领域中的制度“不科学”现象,应该改一改了。待完 武维华认为,科学科技如今的网武维华科技评价奖励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指标不够科学,院士程序不够合理,有些导向也跑偏了。 “目前,每年省级科技进步奖就有7000多项,获奖人数近3万。”在武维华看来,如此臃肿的奖项,是各单位争夺国家奖的结果。在这个时候,领导干部搭车、牵头和权威挂帅便成为一种常态,而“跑奖”也成为一种“服务”。 他认为,这种背离初衷的科技奖励导向已经异化为某些科技人员刻意追求的目标,挫伤了一线潜心研究的科技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而在科技人才评价、选拔和培养中,行政干预过多也是武维华所不能理解的。“对诸如海归、非海归的同类人才设置多重标准,各类人才计划重复设置、相互攀比、界限不清;一些计划采取行政方式选用人才,忙于为入选者‘戴帽挂花’,而较少为成长者‘浇水施肥’。”武维华说,“是该进行科技评价奖励制度的改革了”。 他建议,建立独立的、真正的第三方评估机制;重大科研项目经过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估和论证;实施过程要有独立的专家监督;成果要由评估机构验收。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大幅精简省、部级科技奖,逐步引入国际同行参与基础研究奖励评审。建立科学的、标准相对统一的人才评价、选拔和使用制度,使科学研究回归独立自主的学术氛围。 更多阅读 是谁拨偏了科研评价的方向 各方人士各有说法 科技界委员评点当下科技评价三宗罪 相关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专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