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普及法迎施行22年来首次修订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1月4日在京举行,科学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技术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作草案说明时表示,普及草案新增“科普活动”和“科普人员”两章,法迎共8章60条。施行现行科学技术普及法于2002年公布施行,年首这是次修22年来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修订。 科学技术普及是科学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阴和俊指出,技术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普及科普事业蓬勃发展,法迎但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施行主动性不强,年首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次修科普队伍建设滞后,科学科普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等问题,有必要修改现行科学技术普及法。 草案结合科普领域改革发展实际,将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成熟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同时适应科普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优化创新制度,完善体制机制。 草案第五条增加规定,“国家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草案第六条规定,科普工作应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遵守科技伦理规范,反对和抵制伪科学。 草案对学校科普责任进行了细化,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师生科学文化素质。草案同时强化了科研机构科普责任,强调科研机构应当使科普成为机构运行的重要内容。此外,草案强化了企业、社会团体科普责任,强调企业应当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生产线等科研、生产设施。 如何促进科普活动?草案作出了相关规定,包括:支持科普创作、发展科普产业,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市场化,鼓励兴办科普企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科普,明确国家推动新技术、新知识传播与推广;加强科普信息审核监测,对伪科学、反科学等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科普工作评估,明确国家完善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和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体系。 搞好科普,人才是关键。草案规定,加强科普工作人员能力培训和交流,明确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职业学校设置和完善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强调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 草案同时强化了保障措施。草案增加规定,国家完善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建设布局;强调国家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国家科普资源库和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求科研机构、企业、学校的主管部门以及科学技术等相关行政部门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普的评价标准和制度机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普奖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湖北仙桃:开展预付卡和校外培训专项整治显成效
- 俄媒:中俄将用本币结算天然气贸易
- 包一架公务机,要花多少钱?
- 隐入尘烟票房破9000万
- 南京通报男子驾车撞人并持刀捅人案详情
- 北非国出手阔绰,中航工业连出口两款先进军用无人机,价值超17亿
- 四川1小时内连发7次地震
- 8岁男孩子被亲爸后妈“双虐”,最后的撕心裂肺:爸爸别打了
- “钟美美”母亲:我让隐藏的视频,担心评论影响孩子
- 极目快评|玲娜贝儿中秋装着“左衽”丧服?想玩“中国风”就更应尊重中国文化
- 巴铁美女做满桌中国菜招待朋友,斥巨资买中国大米:想找中国老公
- 乌称别尔江斯克发生爆炸和枪战
- 美国铝业公司:对华关税将使其年度成本增加超千万美元_
- 一文看完苹果发布会:iPhone 14换上“药丸屏”,息屏显示和卫星通讯都有了
- 乌军俘获俄罗斯中将,这是真的消息吗?其实这是在造谣
- 外媒评述:“中等强国”英国的“稳定基石”或已动摇
- 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采风蒙顶山
- 英女王去世,新货币即将制作
- 夜雨丨杨小霜:陌生电话你别接
- 男子连玩441小时游戏被封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