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防范生产风险,广东平安产险助力番禺农企装上“全屋智能”
“以前要开关大棚的水帘和风扇,要走到棚里才能操作。生产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所有操作,广东就像给花卉大棚装上了‘全屋智能’。平安”在广州赋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赋美种业”)的产险海傍花卉基地内,公司副总经理张健汉正用手机打开风扇,助力装上给大棚降温。农企3月初的全屋智能广州,冷空气和回南天交错来袭,前置给花卉生产带来极大挑战。防范风险番禺如今,生产张健汉再也不用因每天巡棚而发愁。广东 张健汉说的平安“全屋智能”,全称是云大棚数智管理平台。近年来,平安产险广州市番禺支公司在广东分公司的指导下,创新防灾减损机制和防灾减损资金使用方法,联合广州漫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创新花卉特色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为广州赋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量身定做了一套物联网防灾减损方案,依托科技创新风险减量管理,实现保险服务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的转变,让花卉生产更有保障。 由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为农业企业量身定制的云大棚数智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 以防为先 数智平台助力降本增效 “这一个个‘小球’就是一个个气象站,它可以采集棚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信息,是农事工作的重要参考。”在海傍花卉基地内,张健汉演示了云大棚数智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轻点手机,大棚内的水帘就自动打开,风扇也随之停止。 赋美种业花卉基地内的小型气象站。 谈及云大棚数智管理平台成功落地的来龙去脉,源于一批“用不上”的雨衣和雨伞。“去年‘龙舟水’时,平安给我们捐赠了一批雨具,本意用于农业生产,但花卉企业哪能用得上这些东西?”张健汉笑了笑,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在收到这批雨具后,他当即就和参与捐赠的险企负责人反映了需求。“花卉的种植生产动辄成百上千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时所遇到的气象风险才是核心痛点。”张健汉说。 了解到企业的相关需求后,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当即组织调研团队,并投入防灾减损项目资金53万元,用于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探索“保险+科技”的更多可能性。2023年9月20日,在番禺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平安产险广州市番禺支公司和赋美种业共建的云大棚数智管理平台正式上线。通过310个智能小型气象站、360个智能控制器和3个雨量风速检测仪,云大棚数智管理平台覆盖赋美种业3000多亩大棚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1.1万平米植物基因组培工厂,气象站、摄像头、土壤检测也为生产提供了全面的物联网能力。“现在,有什么风吹草动,手机就能收到预警提醒并远程操作,再也不用一个一个棚的抄温湿度计了。张健汉介绍。 大棚数智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张健汉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作风机和水帘。 “大棚数智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基地已实现防灾预警提示超3.2万次,实现绿萝损耗率下降1.1%,预估降本增效金额1000万元。”平安产险广州市番禺支公司总经理谭川说。 强化保障 2023年提供风险保障4.6亿元 赋美种业成立于2021年7月,隶属于中国联塑集团,是一家聚焦花卉育种、生产、种植、销售的农业企业。据介绍,赋美种业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广东和云南,在番禺则有4个花卉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绿萝、红掌、白掌、粗肋草、发财树等观叶型花卉。 在赋美种业花卉基地内,工人正在摆放移植组培苗。 赋美种业成立以来,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亟需农业保险保驾护航。作为番禺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平安产险广州市番禺支公司主动对接,为赋美种业的3000亩大棚、棚内花卉、组培苗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提供保障:2023年3月,平安产险广州市番禺支公司落地广州市番禺区地方财政补贴性组培苗种植保险,为广州赋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6752.17万元的金额保障,出有效解决了企业的保险需求;同年8月,该公司落地广州市地方财政种植大棚保险,该产品为番禺区众多花卉种植户共提供了9200.08万元的金额保障,进一步保障了番禺区室内花卉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平安产险广州市番禺支公司2023累计为赋美种业提供风险保障4.6亿元,为赋美种业的大棚、棚内花卉、组培苗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提供保障。 赋美种业花卉基地。 作为农村保险行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在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将工作重心将从单一的“赔”转移到“防、减、救”的风险减量体系搭建上,前置化解防范风险,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保障。“2023年,平安产险在大数据应用、物联网科技应用、端到端全链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深耕,为客户在保前、保中、保后全方位提供专业风险减量服务,将金融活水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小春介绍,接下来,该公司还将充分利用平安集团科技金融优势,携手多方力量引领农业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提高广东农业产业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记者】梁煜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被承重墙砸倒的生活:“写一本书,就叫《坑》”
- 馬來西亞的社區藝術實踐:不僅是靜態記錄在地事件,也是動態開拓公共論壇的策略
- 《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銀髮族也許需要多次複誦才記得住,但我們有的是時間
- 回收綠報報#36|循環再生
- 看完这些瞬间,我想原谅2020年
- 不只藍光傷眼!遠離你所不知的隱形光害
- 生日禮物裝手榴彈,烏克蘭總司令顧問被炸身亡;前線辦授勳挨炸,烏軍官兵枉死民情激憤
- 漂泊海外150年,愛丁堡大學返還排灣族人遺骨,原民會:原住民族歷史正義重要國際案例
- 不能只心动 更要见行动
- 【樂評】椅子樂團《香格里拉的呼喚》:張開雙手包容所有的過往,成為自己的獵戶座腰帶
- 這個禮物送媽媽,絕對送進心坎裡!
- 更生保護會成立78週年,今年已協助逾5千人,18家友善廠商加入法務部「友善事業群」
- 别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
- 【關鍵眼中盯】黃捷遷戶籍跨區選立委會不會喪失議員資格?讓我們看看《地方制度法》怎麼說
- 新點子不斷?一起打開創新法規沙盒,讓生活充滿無限可能!
- 日本「忠犬八公」百歲冥誕,歷經昭和、平成、令和年代人氣歷久不衰
- 甲醇中苯酚溶液标准物质:助力环境监测与分析
- 中職台灣大賽首戰激戰14局味全龍搶勝、2隊用16投破紀錄,劉基鴻敲出再見轟為大賽史上首支
- 滿山紅葉,遍地綠樹-臺灣少棒五十年
- 回收綠報報#12|升級第一步!引進廢車回收新技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