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别让网购食品变成“纠纷食品”
啥商品网购纠纷多?纠纷食品司法大数据给出了答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和趋势(2017.1-2020.6)》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媒体在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中,别让变成食品类纠纷占比接近半数,网购为45.65%。食品(2月8日《法治日报》) 新《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纠纷食品食品法典,由于以最严谨的媒体标准、最严格的别让变成监管、最严厉的网购处罚、最严肃的食品问责“四个最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受到舆论好评和期待。纠纷食品数据显示,媒体截至去年11月底,别让变成2020年国家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0%。网购不过,食品网购食品纠纷占比较高,这一情况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如今,各类食品都能搭乘“电商快车”进入千家万户,网购食品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然而,实际消费体验与公众期待存在一定差距,比如说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语境下,30.78%的争议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这不免让人对网购食品安全性产生忧虑。 食品安全问题是拉高网购食品纠纷的第一个原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网购食品安全问题多?有法律人士认为,法律规定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无须取得许可,这使得入网的食品经营者资质不能得到保证,食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似乎是根本的原因。 法律的确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基础,法律一旦有“针尖大的漏洞”,问题食品就会有机可乘。但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制造的,其他食品也存在某些安全问题,最好彻底摸清造成网购食品安全问题的所有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鉴于此,既要对照“四个最严”查找原因,也要对网购食品纠纷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找到引发纠纷的具体原因。要想减少这类纠纷,须以具体原因为导向进行彻底整改,让网购食品回归安全食品。 消费者选购网上食品,不能直接对产品进行甄别,而是要隔着电子屏幕,根据图片、视频和文字描述来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网购食品的安全性应比线下食品更有保障,从商家到电商平台再到监管者,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凡是商家原因造成网购食品安全问题的,电商平台既要用最严厉的处罚惩戒问题商家,也要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网店审核。如果是电商平台没有尽到审核责任和日常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应当以最严厉的处罚惩戒失责的平台。只有层层“最严”,才有望减少网购食品纠纷。 尤其是《电子商务法》第十条规定“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无须取得许可”带来的漏洞,究竟应该通过完善法律还是完善执法来补漏,值得思考。总之,这个漏洞亟须补上。眼下,从电商平台到监管者都应该把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纳入重点监管,不给问题食品上网机会。 此外,商家虚假宣传也是网购食品纠纷占比高的一个原因。数据显示,22.56%的纠纷案件中消费者认为卖家的销售存在虚假宣传或其他欺诈行为。这不仅需要商家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家产品,也需要有关部门依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对食品网店的宣传加强监督监管。 老 鹰 漫画/陈彬媒体:别让网购食品变成“纠纷食品”
编辑:汤晓雪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2-09 08:57:37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媒: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占全球一半
- 海泰新光: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6.21%股份
- 提振融资需求宽信用力度有望加大
- 我国规模化供水工程年内将覆盖54%农村人口
- 汉源县廉租住房租金补贴金额提高
- 央行:4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3.06亿元
- 泉峰汽车:预计增加约6000万欧元投资额用于建设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欧洲生产基地项目(二期)
- 飞猪:五一露营订单量涨350%杭州、成都及广州成最热门客源地
- 首个“国际茶日”西南林业大学建世界茶叶图书馆
-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小幅上涨
- 中钢签署喀麦隆铁矿开采协议
- 乌克兰总检察院宣布扣押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东欧分公司账户
- 危险的培训:学员互相辱骂 五天四夜速成“青少年领袖”
- 美国开始测试将商业卫星应用于军事通信
- 上汽集团:4月整车合计销量16.66万辆上年同期销量41.95万辆
- 宁波港:预计4月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2%
- 粤澳食品安全交流活动在江门举办
- 之江生物:拟以1亿元
- 中信建投:锂电设备工艺技术延展性较强相关企业长期成长性更佳
- 欧股收盘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1.64%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