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上涌镇七旬老先生痴迷南音 自制琵琶50余年
原标题: 德化上涌镇七旬老先生痴迷南音 自制琵琶50余年 郭逸鼎闲暇时抱着自制的德化琵琶弹奏南音曲目 从小就喜欢听南音,想学南音却没钱买琵琶,上涌生痴在德化县上涌镇下涌村,镇旬制琵今年已经77岁的老先郭逸鼎老先生50多年前,凭借一本乐谱,迷南自学南音演唱、音自琵琶制作。琶余如今,德化50多年过去了,上涌生痴他制作的镇旬制琵琵琶在周边小有名气,附近村镇有需要琵琶的老先,都会来找他制作。迷南 钟爱南音 自学制作琵琶 郭逸鼎家旁的音自老厝大厅,就是琶余他的“工作室”。记者一行到访时,德化他正埋头给一把琵琶打模,厅堂里还挂着几把尚未完工的琵琶。他说,制作琵琶的过程比较繁杂,要经过选木、锯木、开模、装凤头、合板、安音位、刨光、上漆等一系列步骤,制作一把至少要5天时间。 “他非常聪明,都是自己学的。”记者采访时,几位正在老厝大厅打牌的老人说,老郭是那种心灵手巧的人,很多东西他自己琢磨一下,就会做出来,制作琵琶也是这样。 上世纪60年代,南音是当地仅有的娱乐项目。郭逸鼎回忆,他小时候就很喜欢听南音,也跟着村里的大人学唱。在南音表演中,琵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年轻的郭逸鼎学南音时,也很想有一把琵琶。但在困难年代,家里哪里有余钱给他买琵琶,而且,一把好的琵琶价格可不低。要实现琵琶梦,只能靠自己。当时他就琢磨着,能不能自己制作一把琵琶,不过,附近村镇也没有人会制作琵琶,无师可学。 有一次文化部门的同志来村里卖南音乐谱,书里不仅教人们怎么识谱,还有详细介绍琵琶等乐器的制作方法。老郭说,他拿到那本乐谱,如获至宝,急忙找来材料,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琵琶。 为琵琶打模 精益求精 业余制作50多年 “第一把琵琶没多久就做出来了,但做得不好。”郭逸鼎说,第一次摸索着做出来的琵琶,虽然也能弹出声,但做得很粗糙,音调也不准。 “制作琵琶首先要选好木料,上乘的材质是老杉木,它制成的琵琶音色上佳,但好材质比较难求。”他说,“老棺材板,老厝的梁、柱都是上乘的原材料,但不好找。” “好听的琵琶声就像铜钟声一样。”他说,制作琵琶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合板,把面板固定在琵琶的凹槽上。这个过程面板经常会开裂,裂后只能重新做,所以他一般选用泡桐木,这种木头比较有弹性,纹理优美、细腻,弹出来的音色也更纯正。 经过不断的尝试,老郭慢慢掌握了制作技巧。他发现,制作琵琶包含着力学、声学、美学等基本原理,因此每一道工序都严谨对待,不敢疏忽。他利用业余时间制作琵琶,一做就是50多年,做出的琵琶越来越好,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小有名气 无私传授技艺 随着技艺的成熟,郭逸鼎制作的琵琶越来越精,音色也越来越稳定,在当地小有名气,一些乐器经营商和琵琶爱好者经常慕名来请他帮忙制作琵琶。 “有人要我做,就做几把。”他说,他平时要干农活,只有闲暇时间才来做琵琶,现在一年做10多把。 “有真正喜欢南音,用心学习南音的,我就把琵琶送给他。”为了让南音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他一直默默地奉献着,鼓励年轻人学习南音。近年来,他已经送出10多把琵琶给南音爱好者。 制作琵琶的技艺,老郭也没有私藏。几年前,退休教师赖玉裕找到下涌村,来向他学制作琵琶。老郭说:“赖老师精通南音,又有很多学生,我教会他做琵琶,他再去传授给学生,就有更多人会了。” 闲暇时老郭也常自弹自唱,他的背后没有华丽的舞台,但古朴幽雅的南音声中,老人微绽的笑颜,浅斟低唱了心底的坚守;手中的琵琶,演奏出着南音的韵味。 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许华森 连江水 林婉清 文/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川航事件调查报告:英雄机长高空缺氧驾机近20分钟
- 无钥匙进入汽车 下车忘熄火会被别人开走吗
- 天天视讯!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起火 官方通报情况
- 市人大调研洞头对台工作
- 安徽建成省级及以上智能化煤矿28处_
- 姹借溅鍋囨晠闅滀笉鐢ㄤ慨 鏂拌溅鍒硅溅鐩樹篃鍙兘鐢熼攬
- 今明两天泉州将迎来新一轮降水 适时启动预案
- “够爱你,GO方特”青岛方特打造最HIGH情人节
- 教科文组织新认证中国3项文献遗产和2座地质公园_
- 基层清廉建设现场会:把“清廉洞头”建设重心放在基层
- 我市灵(零)工就业创业孵化平台推广使用
- 55个品牌被移出!有进有出让老字号招牌更闪亮
- 明确目的 总结自我 做靓志愿者名片
- 青岛崂山赏春正当时 徜徉浪漫花海莫负美妙春光
- 大写的悲剧!车钥匙没电该如何进入车内
- 大爱无言,吾爱有声:八大关儿童向母亲大声“告白”
- 国务院办公厅:鼓励高校体育单招招生计划向冰雪运动倾斜
- 当编剧选演员市民自己说了算 “我是即墨人”小品大赛接地气
- 馬來西亞意想不到的潛力股|天下雜誌
- 购置税再免一年,它还是不是你的菜 汽车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