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管制對華半導體出口 韓媒訴苦:韓國成「最大受害者」
據環球網報道,美管「在半導體領域,制對韓國成為美中競爭的華半韓媒韓國害最大受害者。」 《韓國經濟》在30日的導體大受報道中稱,受美對華在半導體領域管制措施的出口成最影響,韓國對華的訴苦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出口大幅下滑,但日本在相關領域的美管對華出口卻出現增長。這樣的制對結果令韓媒在反思之餘,難掩陣陣「意難平」。華半韓媒韓國害 《韓國經濟》分析了韓國國際貿易協會新近發布的導體大受數據,發現中國從韓國進口半導體及設備的出口成最金額從2018年的824億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662億美元,縮水19.63%。訴苦同期中國從日本進口的美管半導體及設備金額從158億美元增加到208億美元,增長31.2%。制對這種差異在半導體原材料、華半韓媒韓國害零部件和裝備方面更加明顯。中國自韓國進口的金額從2018年的65億美元下滑到2023年的32億美元,縮水50.5%。中國同期從日本進口的金額則從106億美元增加到114億美元,增長8.46%。 韓國有分析認為,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管制措施令韓方「猝不及防」,缺乏了調整應對的時間與空間。《韓國經濟》稱,日韓之間的差別更多是由於兩國產品方向及市場結構不同造成的。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對華出口領域主要圍繞不受美國出口管制約束的細分市場,且涉及半導體相關的材料、零部件、裝備等多領域。日本方面通過技術進步構建優勢,形成難以被取代的技術壁壘。 報道稱,以車用半導體技術為例,由於中國在相關領域具有需求,且與此相關的技術不受美國出口限制,中國需要從日本進口的市場空間增加。全球第三大汽車半導體公司日本瑞薩電子就曾宣布,計劃時隔10年重啟一處此前關閉的半導體工廠,以使產量翻倍。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韓國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半導體企業因受到美國出口管制以及中國需求下降的影響,對華出口大幅縮水。有韓國業內人士表示,對華出口的下滑及行業不景氣對上述韓企造成了「雙重打擊」。 韓國有專家認為,韓國成為美中競爭局面下「最大受害者」的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韓國也有部分聲音認為,在美國的限制出口禁令下,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自給率不斷提高,或將進一步擠壓韓國企業的出口空間,「如果不在尖端的半導體領域升級技術,成為『不可替代』的供應方,韓國出口有陷入長期蕭條的可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深市“折戟”北交所过会,鼎佳精密IPO进入“注册关”,客户集中风险受关注
- 适老化服务 就医有温度
- 枞阳县开展暖民心工程健康口腔行动暨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
- 【网络中国节·重阳】爱满重阳节 慰问暖人心
- 秦明:我只是一个爱讲故事的法医
- 何正清主持召开县政协党组会议和第11次主席会议
-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 疏凯:乡村振兴路上的实干家
- 浙江绍兴:智慧化监管守护“夕阳红”食品安全
- 提升乡村颜值 留住美丽乡愁
-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加强道德建设 营造文明新风
- 交通被激活商业在复苏…武汉市民开始回到正常生活
- 【民生工程】法律援助让群众感受到法治阳光
-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召开第一次会议
- 追忆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
-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8月23日可查询
- 枞阳:婚宴遭遇假酒 食客举报溯源
- 廖志远参加藕山镇代表团审议
- 占聆娜参加官埠桥镇代表团审议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