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如何区分音乐和语言?研究有了新进展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人们最常听到的声音类型,但大脑是大脑如何毫不费力地自动识别音乐和语言的?以往科学家对此缺乏清晰的理解。现在,何区包括美国纽约大学在内的分音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实验重现了这一过程。相关论文发表在28日的乐和《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语言研究有新音乐和语言在音调、进展音色、人类声音质感等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大脑此次,何区他们借用一种精确测量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分音节奏或变化周期,即赫兹(Hz)。乐和Hz值越大,语言研究有新每秒发生的进展次数越多。例如,人类人们的行走速度约为每秒1.5—2步,也就是1.5Hz—2Hz;史蒂夫·旺达热门歌曲《Superstition》的节拍大约是1.6Hz。语言通常比音乐节拍快2—3倍。有充分证据显示,一首歌音量或响度随时间的变化(即所谓的“调幅”)相对稳定在1Hz—2Hz。相比之下,语言的调幅通常是4Hz—5Hz,这意味着它的音量经常变化。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同的调幅和规律。 参与者被要求判断这些音频听起来是音乐还是语言。结果显示,人类的听觉系统使用非常简单且基本的声学参数来区分音乐和语言:对参与者来说,速率较慢(小于2Hz)且调幅较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音乐;而速率较快(约为4赫兹)且调幅较不规则的音频听起来更像语言。 了解人类大脑如何区分音乐和语言,可能会使患有听觉或语言障碍(如失语症)的人受益。音乐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训练失语症患者利用他们完好无损的“音乐机能”绕过受损的语言机能,唱出他们想说的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四川雅安地震7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名单)
- 《枞阳杂志》社举办读书会
- 刘亚东杨如松杨秀颀等检查督导防汛抗洪抢险工作
- 2020年高考枞阳交警温馨提示
- 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采风蒙顶山
- 枞阳防洪墙:水位持续上涨 官兵紧急加高
- 抗洪抢险一线“最可爱的人”
- 【防汛救灾第一线】水位猛涨!枞阳防洪墙周边居民连夜转移
-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发起人甘犁:14年调研让政策更加有的放矢丨首席访谈⑧
- 枞阳县举行2020年县城区土地出让推介会
- 防疫消杀铺平受灾群众返乡路
- 枞阳获1792万元尾矿库污染治理补助资金
- 706名缅北电诈犯罪嫌疑人分三批移交我方
- 摧毁“美色”后面的陷阱:枞阳打掉一个外地籍诈骗犯罪团伙 涉案120万余元
- 铿锵玫瑰!枞阳大堤上“乘风破浪的姐姐”
- 从渡江战役到抗洪护城——陆军英雄连队71年后再“战”枞阳
- 湖北武汉排查1745家大米经营单位 未发现香精大米
- 县担保公司志愿成立党员突击队勇保江堤
- 县爱心企业和退伍老兵慰问一线退役军人先锋队
- 泉籍健儿巴黎摘金 陈情缘获首个个人世界冠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