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计今年保费同比翻番 诸多行业难题仍待解
12月27日,机构今年解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以下简称“新能源车险”)迎来上线一周年。预计这一年,保费新能源车险市场快速壮大,同比且业内预计未来数年,翻番新能源车险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诸多 目前不仅大型险企积极布局新能源车险市场,行业中小险企也逐渐改变观望态度,难题开始迎难而上,仍待加大发展力度。机构今年解但客观而言,预计在走向做大做强的保费路上,新能源车险还面临定价难等诸多难题,同比行业需持续探索和优化。翻番 预计全年保费同比翻番 公开数据显示,诸多除2020年受承保车辆数增速放缓影响外,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增速均在40%以上。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规模达350亿元,同比增长56%。安信证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今年全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有望达708亿元,同比增长102%。 “这与我国新能源车销售火爆密不可分。预计2023年车险市场会延续2022年的稳步增长态势,同时,新能源车险的增速将更快,占比更高,重要程度进一步增强。”中再产险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周俊华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 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到2030年,东吴证券预计,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5309亿元,约占车险总保费的34.9%;安信证券预计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5131亿元,约占当年车险总保费的36%。 在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车险高赔付的特征依然明显,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新能源车险的综合赔付率有望下行。 记者从2022新能源汽车保险创新研讨会上了解到,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推出前,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COR)普遍在110%以上。2022年,随着专属条款落地叠加疫情因素降低车辆出行率,COR逐步回落至101%附近。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执行副总裁韩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新能源车险理赔三大特征明显,一是出险率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二是车损险理赔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三是维修、定损标准有待完善。因此,险企经营新能源车险还面临诸多挑战。 锦泰保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行业传统燃油车承保利润明显优于新能源车,大部分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上还处于亏损状态,中小险企新能源车险定价难、赔付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中小险企缺乏数据积累,新能源车险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偏弱;另一方面,由于在维修端竞争不充分,保险公司议价话语权较低,赔付成本压力大。 周俊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专属车险经过一年的运行,“定价难、赔付高”的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主要得益于几方面的努力:一是监管机构积极组织协会、行业主体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排摸,协调解决定价、赔付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二是大型险企为应对市场竞争,积极探索自身的车险模型升级;三是主要再保人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纷纷提出了新能源车保险解决方案。 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葛玉翔等认为,未来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有望进一步改善。一是随着新能源车险渗透率的提升,险企定价数据不断积累,因驾驶习惯差异导致的出险率较高的现象将逐步得到缓解。二是动力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平均售价保持下降趋势。车主维修需求持续增加,有效降低维修人员缺口,平抑新能源车维修成本,案均赔款有望下降。 险企拟加大发展力度 在市场增速高、综合成本率高的“双高”特征下,大型险企最早高度重视并投入新能源车险经营,而目前中小险企也逐渐改变此前的观望态度,计划加大发展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产生这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未来车险市场的主要增量来自新能源车险,险企想要在该市场分一杯羹,就必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持续优化经营策略。 从不同险企看,头部险企对新能源车险经营非常重视。数据显示,财险“老三家”新能源车专属产品保单件数占比为71.2%,显著高于燃油车商业险66.6%的占比。作为中小险企的锦泰保险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其新能源车险约占新增车险业务的9.5%。2023年,其新能源车险的经营策略为:练好内功、积极发展。“练好内功主要是在前端提升新能源车险的风险识别与定价能力,在后端着力提升理赔队伍的新能源车险专业服务能力;同时,新能源车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车险的主要增量,因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新能源车险市场发展大势不可阻挡,但短期内还将持续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尽管部分新能源车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定价难的问题,但数据的取得、模型结构的优化还需要时间。其次,要满足新能源车主各种风险转移的个性化需求,险企还将面临新险种开发滞后的问题。三是新能源车险面临数据采集问题,数据确权的不确定性将导致数据采集存在不可控性。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标签: 新能源车 (资料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MAXHUB数字网络音频打造极简会议室部署方案
- 质检总局:切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紧抓实抓好
- 最高检:今年将重点围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严惩安全领域犯罪
- 儿童用品安全行主题宣传周落下帷幕
- 新规速递|实验室如何应对GB 5009.268
- 质检总局会同国家旅游局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
- 质检总局发布2016年进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典型案例
- 国外企业生产,国内企业销售,是否需要满足《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盘点128宗跨境电诈案,约一成被告人为00后
- 10项新批准发布的国家计量基准解读
- 质检总局:着力提升物流服务效率 全面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 在对产品检测结果存在争议时,检验方法是按企业标准中的规定执行还是按相应的推荐性国标或行标中的规定执行?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有被AI冒犯到”:如何调教出无偏见的AI
- 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 调查显示:超四成儿童使用过纸张过于偏白的作业本
- 质检总局:做好危险化学品等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 被困K396次列车乘客,徒步9小时求生只想给家里报平安
- 固态调味料是否允许分装?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2023年“双11”直播电商合规运营交流会在京召开
- 支树平考察陕西质检工作:立足新起点 建设新高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