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追踪:巨额赔偿性消费公益诉讼案宣判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王欣记者薛庆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对一起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详见《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11月25日1版《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 江苏省消保委提起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星巴克今年5月13日,假冒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索判令涉案食品公司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向消费者赔礼道歉,赔万判并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2172万元。元追 2018年2月,踪巨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接举报称市场有假冒“星巴克”品牌咖啡,额赔经查确为假冒产品。偿性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该案属于假冒商标的消费“涉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清晰且已固定,公益涉案金额巨大,诉讼侵权现象严重,案宣可以依法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星巴克请求法院判决该公司售假行为构成欺诈,假冒主张涉案金额三倍的被索惩罚性赔偿。当年10月26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甄某某、实际控制人陈某某等明知购买的咖啡系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仍以公司名义对外销售,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咖啡流入全国18个省份的消费市场,涉案销售金额达724万余元。2019年12月6日,涉案公司及甄某某、陈某某等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判以刑事处罚,其中涉案公司被处以罚金320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公司直接销售对象较多,销售金额高达724万余元,假冒“星巴克”商标咖啡已经流入全国消费市场,消费人数具有众多不特定性。涉案公司明知对外销售的咖啡假冒“星巴克”商标,却隐瞒事实真相,以假充真,进行欺诈销售,违反了相应义务,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涉案公司应该通过公开赔礼道歉,以示真诚悔过,同时以警示其他经营者,构建诚信经营环境。江苏消保委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行为并请求涉案公司在全国发行的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 另据悉,对于有明确赔偿金的公益诉讼判决生效后,对不特定的消费者如何履行兑现赔偿的相关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商讨之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浙江宁波开展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治理行动
- 小摩再度获准处理美元付息俄罗斯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暂时淡出视野
- 天风国际郭明錤:预计AppleWatchSeries3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停产
- 特一药业:全资子公司新宁制药及台山化工已开展对NMN立项和开展工艺研究
- 制止餐饮浪费|江西首家“食物驿站”在南昌挂牌
- 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呼之欲出
-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呼吁节电
- 苏常柴A: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主要生产厂区按照防疫要求临时停产
- 河南焦作:消费维权从化妆品抓起
- “上海封城”传言不实
- 国家卫健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
- 朗科科技:受疫情影响临时停产厂区已开始复工复产
- 深圳“个体深信贷”产品上线
-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 阿里巴巴涨超10%此前宣布回购额度上调至250亿美元
- 俄罗斯国家杜马成立乌克兰生物实验室活动调查委员会
- 广东获批筹建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区域中心
- 上汽集团飞凡汽车首款纯电预制量产车在临港智能工厂下线
- 福田汽车:拟与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
- 江泉实业:拟7950万元剥离热电业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