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号B星成功“转正” 为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
3月5日,转正经过近一个月的风云服务漂移及业务调试后,风云四号B星(以下简称B星)成功接替风云四号A星(以下简称A星),星成在东经105度的功为更多共建国静止轨道上恢复业务服务。据介绍,提供B星轨位调整后,转正监测范围进一步西移,风云服务能服务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星成提供天气预报、功为更多共建国防灾减灾救灾等所需数据支撑。提供 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转正首发星,A星于2016年12月11日发射,风云服务设计寿命为7年,星成定位为科研试验星,功为更多共建国后又承担我国静止轨道气象观测业务。提供目前属于超期“服役”。 据了解,A星不仅在技术上实现领先,更在气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2022年1月,A星正式承担起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的值班任务。在台风、强对流、洪涝、火灾、火山喷发、干旱、高温、冰雪灾害等各类灾害监测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星于2021年6月发射升空,此前在东经133度开展监测业务服务。为更好发挥卫星效益,按照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布局调整方案,今年2月1日,B星从东经133度起漂,2月19日,定点至东经105度,经历了半个月的业务调试。3月5日8时,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星地协同配合工作开启。 “云图接收是否正常?”“定位精度如何?”……经过短暂等待,“数据接收正常。”“定位正常。”一系列指令最终得到确认,B星正式接替A星,完成业务无缝交接。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运行控制室副主任郑旭东介绍,此次业务调整是基于对东经105度主业务位置观测的连续性考虑,由B星接替A星在新的轨道上开展监测业务服务。“目前,B星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星地系统运行良好,且时空分辨率能达到1分钟、250米,技术性能更优。轨位调整后,B星将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郑旭东说。 B星接替A星后,A星已于3月5日8时30分启动漂移,未来10余天,将从东经105度漂移至东经86.5度。 “下一阶段,A星及其地面系统仍将保持业务运行状态,并逐步降低业务运行强度,继续发挥余热开展观测及服务。”郑旭东介绍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氰戊菊酯溶液标准物质:保障农药残留分析准确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 揭秘缅北“前世今生” 四大家族电骗吸血
- 设立“国家出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专章,新《公司法》落实国企改革重大部署
- 走出村小的学生正在服务杭州亚运,让我看到教育的意义
- 5.2%!2023年全年GDP超126万亿元|快讯
- 凶残成性/十赌九输 缅北酷刑始于地下赌场
- 百亿订单信号!有望实现全球船舶接单“三连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 “新医改”群众得实惠 卫生室落户新农村
- 链中国,链世界!增强全球产业链韧性,让供应链变“共赢链”
- 市领导调研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 铁路技术装备展来了!新技术装备集中亮相,深化国际铁路互联互通
- “90后”湖南女孩扎根新疆任教 平凡诠释为人师表
- 波动中前行!2023年全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快讯
- 2024年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启动
- 11月固投亮点多:制造业投资创半年来新高,房地产有望进一步改善
- 审计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地方统筹整合使用存在难度
- 铁路技术装备展来了!新技术装备集中亮相,深化国际铁路互联互通
- 港珠澳大桥游实用攻略
- 专家解读/香港“再工业化”迎新机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