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响应性材料 向肠炎部位精准投药
3月17日,活性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氧响应性炎部药该院消化内科教授陈磊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张定林首次提出,材料活性氧响应性纳米材料能够把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精准传递到肠道炎症部位,向肠有效缓解肠炎症状,位精为炎症性肠病的准投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活性 陈磊介绍,氧响应性炎部药炎症性肠病是材料一种反复发作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向肠患者通常表现为腹部胀痛、位精腹泻和便血,准投病情加重时甚至会出现消化道狭窄、活性消化道穿孔等。氧响应性炎部药该病迁延不愈、材料不易根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前,科研人员围绕炎症性肠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显示,与常规消炎药相比,含有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的药物虽然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开发安全、低副作用的药物用于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成为攻坚重点。 “大量研究显示,炎症反应过程往往伴随着过量活性氧的产生。我们就想到,是否可以采用一种响应活性氧的材料,把药物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精准传递至肠道炎症部位。”陈磊说,他们与在药物递送系统方面有着丰富研究经验的张定林合作,制备出一种由α-环糊精和4-羟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组成的纳米材料,该材料具备活性氧响应和清除特性。 团队以急性和慢性肠炎小鼠为实验对象,探究该材料对炎症的治疗功效。研究过程中,团队把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与活性氧响应性纳米材料相结合,制备了新的纳米药物。陈磊说,当他们把这种新纳米药物注入小鼠体内后,发现新纳米药物能被“点对点”准确投送到肠道炎症部位,并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比例和重塑肠道菌群,最大限度地缓解肠炎症状。 他们还在实验中发现,通过此类方式投递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能减少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在其他器官的非特异性分布。这有效降低了该类蛋白药物的副作用,为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新方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门头沟区启动教育系统教师资格贯通培养,首批66名教师参与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9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2例
- 克拉克斯与Roblox合作进入虚拟世界
- 经济衰退成为基本预测情形富国银行三周两次下调标普500指数目标
- 溶剂萃取法纯化迷迭香酸研究(一)
- 午间公告:星网宇达签2.33亿元重大合同
-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速各地完成投资近2000亿
- 景嘉微:公司JM9系列第二款图形处理芯片已完成流片、封装阶段工作
-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 北京丰台:开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竞赛
- 字节头戴式VR设备外观专利获授权
- 永吉股份:可转债转股溢价率369.4%存在较大估值风险
- 长城汽车: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不存在其他需要披露的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
- 福建公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 新闻业能领先于元宇宙吗
- 科翔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
- EdTech初创公司STEMuli筹集了325万美元用教育元宇宙改变传统课堂学习
- 被困“孤岛”受灾群众不孤独
- 万年青:子公司将逐步有序复工复产
- 向日葵:控股子公司拟3.87亿元投建集聚提升项目
- 圆通速递:4月快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