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三家长要先调整好心态
孩子这学期正式进入高三,面对感觉每天学习压力特别大,长先整个人都紧绷起来,调整也没有以往那么开朗了。好心作为家长该怎样陪伴孩子平稳度过高三生活? 专家观点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心理教师马博辉:高考不仅是面对考生一个人的战斗,也牵动着全家人的长先心。面对高三孩子学习节奏和状态的调整变化,家长应该做到三点。好心 首先,面对家长要做到“不冷不热”,长先保持平和心态。调整孩子进入高三,好心父母肯定希望多为子女做些什么。面对很多父母甚至为此牺牲了自己的长先工作、兴趣爱好,调整只为了尽可能多地陪在考生身边。这样的付出很让人感动,但这样的关系很“热”,却不一定是理性的,或许还有一些负面影响。家长过度奉献很容易给考生增添无形的压力,也会让考生感觉到高考是件特别让人紧张的事情,使考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考生会更喜欢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父母形象。当然,所谓“平常心”也并不是要家长对应试、高考、升学表现得非常冷淡,“过热”不行,“太冷”也同样不行。父母可以向孩子传达一种态度——日常生活中不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生活,但是只要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其次,家长应充分相信孩子,适时给予关爱。高三的考试很多,难免会出现考试失利的情况。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考试成绩而沮丧,这时就特别需要父母信任孩子,给予适当的鼓励。家长最好不要谈论“万一考不好会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而要让孩子感觉到“只要尽力就行了!”的态度。对于孩子表达关心也需要时机,适时适度,可以是在他们休息放松的时候,或者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嘱咐一件事情尽量不重复两遍以上,杜绝唠叨,给孩子营造更多的被信任的感觉。 再次,父母要尽早收集与高考相关的政策和信息,根据孩子的不同状况提前筛选相应信息,为填报志愿打好基础。避免出现直到高三下学期才开始准备填报志愿,这样不但会造成考生慌乱,还有可能会因为信息的严重滞后,导致一部分考生错失“加分”机会。家长最好能与孩子提前就志愿填报方向做一些细致的沟通。在充分了解孩子的意向后,让孩子将精力主要放在复习、备考上。家长则要在正常安排好孩子日常起居的前提下,将更多精力放在报考相关的信息收集和筛选上。全家人各司其职,合力备考。 在陪伴孩子们冲刺高考的过程中,父母们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关照好自己,成为考生们最坚强的后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内修外引严纪推进作风建设见成效_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元旦饮食的消费提示
- 中国当前消费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 焦红会见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大臣马特·汉考克
- 《肥料质量监督抽查 抽样规范》农业行业标准通过审定
- 焦红会见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大臣马特·汉考克
- 各地严厉查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案件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28万亿元
- 幼儿园为山羊发“讣告”是生命教育的生动范本
- 全国“质量开放日”活动安排
- 市场监管总局及时布置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件查处工作
- “三品一械”广告审查发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11月8日开始报名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
- 全国“质量开放日”活动安排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 广州春运十三天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下降逾五成
- 中国市场监管圆桌会议“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发布新职业
-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会见意大利卫生部常务秘书朱塞佩·罗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