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朱家安:手機成為了人的「延伸心靈」,那麼上課時老師能否強制徵收手機?

文:朱家安

我記得下週三幾點開會嗎?答案是朱家徵收記得又不記得。我不管想多久都想不起來下週三幾點開會,安手我當初根本沒把這資訊放在心上,機成但我之所以可以這樣做,為人是伸心手機因為我當下就把它輸入了手機上的行事曆軟體。就算當初我把會議資訊記在心裡,靈那老師拿出手機察看所需的麼上時間,或許還勝過我努力回想的課時時間。

上面這些是強制對於我的認知狀態很完整的說明,但並不是朱家徵收在工作業務上實用的說法。若工作伙伴問我「記得下週三幾點開會嗎?」,安手我不會說「可以說記得,機成也可以說不記得。為人因為⋯⋯」我會說「記得」,伸心手機然後拿出手機查看。靈那老師

假設「記得」是一種心靈狀態,在上述日常對話裡,手機已經成為我心靈的一部份。這聽起來很科幻,但對奇思怪想的哲學家來說不是新消息。早在1990年,哲學家David Chalmers和Andy Clark就發表了「延伸心靈」(extended mind)的概念,主張人的腦殼並不是心靈與外界的絕對屏障,人可以擁有延伸到腦殼外面的心靈,就像人可以擁有延伸到肉體之外的身體,如義肢和盲人的白手杖。

2011年,Chalmers在TEDx雪梨演講,也主張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延伸心靈,取代了部分的記憶、導航、決策功能,若這些都是你的心靈功能,沒道理主張你的心靈只存在在腦殼裡。

你的心靈有部分不在腦殼裡,而是在具備特殊運算能力並且可和網路溝通的金屬盒子裡,這對你來說不見得是好事情。比較老掉牙的說法是,如果你過於倚賴手機,那沒了手機你連到哪裡等公車都不知道。比較務實的例子則是,有些國高中規定上課不能使用手機,老師甚至會把學生的手機統一收到「停機坪」這個名字不好笑但堪用的箱子裡。在這種情況下,倚賴手機記筆記、規劃行程的學生就會遇上麻煩。

學校能否強制徵收手機,這問題有討論空間,但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學校不想要學生上課使用手機。過去十年來,行動裝置令人分心、社群平台令人上癮甚至撕裂社會的討論越來越多,如果沒有侵害自由的疑慮,或許社會不只會禁止學生上課使用手機,也會禁止人在交通和聚餐的時候使用手機。

手機成為了人的延伸心靈,在2011年的演講裡,Chalmers把這件事描述成能增加人類理解、思考力的偉大進展。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手機裡大部分功能不是為了我們設計,而是為了那些可以從我們身上賺錢的人設計。手機應用程式飢渴黏著,爭取你的使用時間和注意力,好蒐集資料、賣廣告給廠商,或者引誘你課金。

當然,人類心靈本來就不是明鏡止水、隨時一心一意。就算沒有手機,我們也是有本事分心散漫,就算手中沒有各種社群平台和遊戲引誘你持續黏著,我們也是有本事製造各種慾望網內互打。問題在於,當手機成為我們的延伸心靈,或者當手機裡的某些APP成為我們的延伸心靈,那麼別人要「入侵」你的心靈,就比以前容易太多。特別是當這些人是擁有15億美元資本的巨大企業,可以雇用你這輩子都沒見過的數量的心理學家和程式設計師的時候。

Chalmers和Clark的延伸心靈概念誕生於九零年代,茁壯於千禧年後,到了2021年,這個想法依然充滿洞見,即便它指出的危機或許逐漸多於希望。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延伸閱讀

  • 《越無聊,越開竅》:科技斷食,助你擺脫知識焦慮
  •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3C成癮?重點在於「放下手機後要做什麼?」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