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①】“非遗”迎春年味浓 传统文化润泽美好生活
编者按:从“非遗”到“村晚”,非遗从戏曲演出到“博物馆里过大年”,央广迎春龙年春节临近,时评各地迎新春活动的文化文化味更浓厚。央广网策划推出《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系列评论,年①年味浓传共3期,统文与您共话文化年、化润好生活涵养家国情。泽美 眼下,非遗龙年春节临近,央广迎春全国各地举办的时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洋溢着浓厚的文化年味。在各地举办的年①年味浓传迎春活动中,“非遗”身影随处可见。统文在北京的化润好生活公园内,游客在“非遗”传承人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拓印龙年年画、制作龙年剪纸;在河南洛阳,身穿传统服饰的民间艺人忙着排练“非遗”巡演节目,引得许多市民驻足围观;在广东潮州古城,锣鼓喧天的舞龙舞狮表演与古色古香的街区相映成辉,瞬间将年味“拉满”……“非遗”迎春,让中国年更有文化味、充满中国风。 浙江杭州 从县级、市级,到省级、国家级,再到世界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是一代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千百年来,以“非遗”为代表的很多传统技艺被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各类“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力度,推动“非遗”更深入融入现代生活、更充分展示现代价值,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譬如,越来越多“非遗”展览在网上和线下举办,让人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并爱上传统文化,诸如苗绣帆布袋、蜡染围巾等有着“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更是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同时,各地精心设计推出的“非遗”主题文旅路线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体验,许多地方建立的“非遗”工坊不仅为人们提供近距离接触“非遗”的机会,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 北京 实践证明,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蕴含在“非遗”中的传统工艺、审美趣味和精神价值,并将其与当下生活特点、人们需求和市场趋势相结合,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以云南晋宁“非遗”小独龙舞为例,人们改进表演动作,让这一项目更适合孩子表演。此外,早前的小独龙舞“传男不传女”、不传外村人,如今老一辈舞龙者已打破传统思想禁锢,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教授年轻人,让小独龙舞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 我们相信,在一代代“非遗”传承人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将在静水流深中革故鼎新,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发展,以更好的形式展现给大众,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熊逸)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卵白蛋白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表征(一)
- “文明家庭” 用好家风诠释幸福真谛
- 击鼓明志、额点朱砂,清悦学子喜迎开学日
- 今日辟谣(2023年6月30日)
- 黑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关于《低温发酵乳生产技术规范》、《浓缩发酵乳》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
- 汉阴法院:婚约财产起纠纷 圆满执结止纷争
- 浙江绍兴市场主体突破70万家
- 青岛西海岸楼市将迎变局:购房者选择余地更大
- 以色列制订部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最大用量标准
- 境外旅客在青岛市购物将享受离境退税政策
- 蓝色硅谷建世界最大环保楼 花园1楼蔓延到24楼
- 小水清沟村夷为平地 毗邻新都心投资16亿建高层
- 看完这些瞬间,我想原谅2020年
- 北京查处侵权假冒案件8624件
- 打詐!市話接「+886 9」來電 將有7秒語音示警
- “互联护苗2023”受理60万件涉未成年人举报
- 保障用妆安全 守护美丽健康
- 汉阴公益小天使学雷锋“我和小树共成长”实践活动
- 電動車躍進ETF熱門榜,股價卻低迷 該入手嗎?|天下雜誌
- 儿科专家:家长易把孩子抑郁症特征误解为逃避学习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