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上网购……治“手机病”成人也要“防沉迷”
光明日报官方微博日前发起关于“使用手机时长和健康隐患”的看视网络调查,吸引了40多万网友的频上阅读和关注。调查显示,网购74%的治成参与者表示自己手机不离手;80%的参与者表示手机给自己带来了健康问题。有网友在留言区表示,人也自己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发微信、防沉看视频、手机病刷资讯、看视打游戏、频上上网购……虽然大家使用手机目的网购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治成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在手机为生活、人也工作、防沉学习等带来诸多方便的手机病同时,过度使用手机也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媒体此次调查、采访有助于我们认清“手机病”,提高防范意识。 调查显示“超七成网友机不离手”,这个比例让人吃惊;八成网友认识到手机给自己带来健康问题,说明比较清醒。但是意识到“手机病”并不等于积极“治病”,因为他们使用手机已形成习惯、产生依赖,让他们减少手机使用可能较难。 现在来看,“手机病”至少存在四大表现:其一,对眼睛伤害较大。如眼睛干涩、双眼疲劳、近视度数增加等。其二,打破身体“平衡”。会带来睡眠、内分泌、肥胖等问题。其三,影响精神和情绪。可能造成心理等疾病。其四,导致身体“变形”。这主要因为使用手机的姿势不正确。 对此,有关专家为上述每种“手机病”开出了“药方”,值得广大手机用户收藏、学习,以纠正自己过度使用手机以及不正确使用手机的不良习惯。虽然手机功能很多,对用户也很重要,但健康重于一切,如果因为沉迷于手机而患上多种“手机病”,身心健康将遭遇重创,很不值得。 而且,成人沉迷手机对未成年人是一种不良示范。如今很多孩子依赖手机导致视力下降等,原因之一是父母及周围的人每天手机不离手,孩子不免会受到熏陶。所以,家长既要为自己健康考虑,也要为孩子健康考虑,“陪伴”手机不如陪伴孩子,亲自示范比防孩子沉迷手机更重要。 鉴于沉迷于手机的网友比例较高,并且带来多种“手机病”,笔者以为,除了提醒网友减少使用手机、正确使用手机外,还应该考虑对成人手机用户设计“防沉迷”系统。目前,手机游戏基本上都设计有“防沉迷”系统,但防沉迷的对象是未成年人,而对于成年人沉迷手机未见设防。 虽说成年人比未成年人更理智,但如果成年人沉迷于某种东西且带来多种健康危害,也有必要“救救成人”。因为当成年人沉迷手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瘾。出于保护手机用户身心健康考虑,能否让所有手机生产商为成人量身制定“防沉迷”系统值得思考。 这种成人“防沉迷”系统不用像游戏版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那么复杂,只要设计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每天超过这个时间就自动提醒用户注意身体健康,相信经年累月的重复提示,会提升很多人的健康意识。还应该在手机开机环节设计公益广告,提醒大家沉迷手机会带来健康危害。 进而言之,不妨把“防沉迷”作为手机出厂标准,不管手机用户是成人还是孩子或老年人,都应该为他们提供“防沉迷”保护。这样做,对手机厂商而言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对用户健康负责的体现。从国家角度而言,制定这类国标有利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 冯海宁看视频、手机病上网购……治“手机病”成人也要“防沉迷”
编辑:汤晓雪 来源:羊城晚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8-23 15:36:04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一种蛋白能调节细胞年轻与衰老态
- 迎接“国家宪法日” 普法宣传进校园
- 我县国庆假期市场消费安全“零事故”
- 方爱春当选中国农技协“百强乡土人才”
- 我市强化资金保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_
- 适老化服务 就医有温度
- 我县国庆假期市场消费安全“零事故”
- 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已完工
- 开学了,有的新线路没信儿,有的老线路停开 盼着这些通学车快点儿来
- 浮渡村:“信用也是生产力”
- 巧手造盆景 致富好前景
- 童心绘祖国喜迎二十大
- 查获有质量问题吊扇灯314台!上海开展集中执法行动
- 体验农耕文化 迎“农民丰收节”
-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召开第四次会议
- 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命人员名单 - 全新 “牧野青” 美学破局 问界新M7重构25万级SUV价值标杆
- 我县组织收听收看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三季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廖志远参加县政协工商联界别分组讨论
- 稻谷飘香 “丰”景如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